一个普通人超过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智能手机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主要也来自那块屏幕。当屏幕制约了我们飞速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时,一个简单可行的做法就是:改变屏幕向我们展示信息的方式,例如VR或人工智能支持的可穿戴设备。
移动设备改变信息化生活随身携带的信息设备也许可以追溯到怀表,16世纪就有可随身携带的怀表了,但是只有时针,且很不准确。怀表越做越小,系根绳挂脖子上就是项链表,系根带子缠手腕上就是手表。从信息的获得量来看,怀表到手表并没有什么提升,真正让随身设备信息量得到显著增长的,是手机的发明。公认的手机发明人是马丁•库帕,他带领的团队在1973年开发了第一个可以打通电话的手机原型,此后从实验室到市场又用了10年时间,直到1983年摩托罗拉才开始销售手机。
时间的信息熵只有几个字节,即使一个人一天看100次手表,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也微乎其微,从16世纪到1983年,人们能从随身设备中获取的信息一直接近于0。而随着手机问世,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代,特别是智能手机问世之后,迅速演变成为数字网络和物理世界的交汇点,信息交互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12年调研公司Arieso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智能手机的数据使用量已经大幅超过电脑,且每代新的智能手机都会提升数据使用量。到2016年,随着更大的屏幕、更快的网络接入速度、短视频、在线直播、在线游戏、IP电话、社交媒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一部智能手机每天通过WiFi和运营商网络交互的数据已经要按照GB来计算。
技术的发展让大量人口越过了固定电话阶段,直接从信件通信模式跨越到了移动通信模式。今天在中国的富士康等大型工厂的周边,打工人群已经不再依赖难以携带的电脑来获取信息和娱乐,手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通过信息的流动让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种状况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表现明显,这是一个鲜活的“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例子。回望过去,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是如何单调乏味。
未来移动终端什么样?智能手机的屏幕已经从3英寸左右逐步增长到目前主流的5至6英寸,更大更高分辨率的屏幕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信息,但是大屏和便携存在矛盾,屏幕超过6英寸的设备很难塞入衣服口袋里。同时,手机屏幕的分辨率早已超出了人类眼睛的分辨能力,继续增高分辨率已经无法为用户带来体验的提升。这是不是说智能终端的发展已经到头了呢?
当然不是,人们索取信息的欲望和对信息的承受力只会越来越强。
一个普通人超过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智能手机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主要也来自那块屏幕。当屏幕制约了我们飞速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时,一个简单可行的做法就是:改变屏幕向我们展示信息的方式,例如VR。
VR设备将一块高分辨率的屏幕贴近人眼,捕捉用户的动作并展示全方位的视觉信息,把信息的丰富程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人眼已经分辨不出手机上视网膜屏的每个像素点了,这是因为手机屏距离人眼比较远,一旦我们把屏幕像VR这样贴近人眼,即使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2K屏,人眼也可以看出颗粒感来。
以一个普通人的极限视力,大概可以区分出1角分的线对,这个视力只有视网膜中心黄斑具备,黄斑以外视力就很差了,而黄斑区很小,大概是10度的视线范围。当然,人眼是可以转的,所以不能只在中心的图像上采用高分辨率。目前来看,VR设备如果分辨率达到8K至10K,人眼就基本上看不出颗粒感了。从当前主流智能机的1K分辨率提升到VR所需的8K分辨率,每帧图像的信息要上升一个数量级,加上方向控制、交互等数据传输,计算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都成了瓶颈。在摩尔定律和香农定理已经走到极限的今天,提升VR的体验首先需要我们在基础信息产业上有革命性的突破。VR从勉强可用到真正好用,也许还要10年。但是我们隔着VR的门缝向未来10年窥探,门外的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
娱乐业将首当其冲被VR技术改变。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向公众播放一段火车进站的电影画面,咖啡厅的顾客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但是人类很快就接纳了电影这项发明。电子游戏的发明要迟很多,大概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专门的游戏机销售。今天全球电影总票房约400亿美元,游戏软件销售总收入约800亿美元,如果算上周边,电影和游戏都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大产业。VR技术将会融合电影和游戏两大产业,带来全新的娱乐体验。影院可能会摘掉巨幅银幕,取而代之的是专业VR设备,让观众体验刺激的VR大作。用户在家里也可以使用家庭VR,在线的VR社交和游戏必将改变今天的社交网络和游戏产业。VR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即使是最狂放的想象力也难以描绘,就像20年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仅仅一个手机就能对我们的生活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变一样。
AI是智能终端发展的助推器除了VR,谷歌眼镜提供了另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虽然这个产品非常不成功,但是让一块屏更贴近眼睛,把屏从携带改为佩戴,这种设计思路明显好于携带一个智能手机,这会大幅提升我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不成功的也许只是谷歌眼镜的用户体验。
VR是沉浸式的,无法日常携带使用,而智能眼镜是穿戴式的,它的体验是和用户的日常行为融合在一起的。智能眼镜无需提供过高分辨率的图像,但是提供信息要便捷和准确,这需要有真正的“智能化”服务。
电话发明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人工接线的,随着电话的快速发展,AT&T不得不雇佣越来越多的接线员,有人算了一下,按照当时接线员的增长速度,要不了几年AT&T就该把全美国的妇女都雇佣下来了。但是很快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程控交换机,机器解放了插拔线头的人手。向用户提供精准的数据服务,一个办法是在呼叫中心里配备足够多的服务员,这个策略会限制用户数的扩展;另一个办法是用人工智能,这正是各家公司正在做的。
2011年2月,IBM的人工智能“沃森”参加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轻松击败人类选手,“沃森”的成绩比两个最好的人类对手加起来还高。节目中“沃森”不但能听懂带有各种话外隐喻的问题,用合成语音回答问题,甚至还能开几个玩笑。以“沃森”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信息检索方面的表现让世界赞叹。
2014年亚马逊尝试性地推出了一个智能硬件产品Echo,如果仅从硬件上看,Echo不过是一个质量不错的蓝牙音箱,但亚马逊布局在云端的人工智能技术为Echo开创了和蓝牙音箱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正如亚马逊在广告上说的“Just Ask”,用户向Echo说出问题和要求,而Echo尽力尝试回答和解决,云端的人工智能通过这个设备试图和人做真正的语音交流。Echo可以向用户播报天气预报和新闻,播放云端曲库里的海量音乐,也可以打开或关闭房间的灯光或调节空调温度,或是查询一个商品的价格直至在线下单购买。这款实验性的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美国家庭的追捧,成为2015年圣诞季促销中线上销量最好的100美元以上电子产品。这种结合云端人工智能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智能硬件设备。
目前谷歌显然还未准备好如何让用户通过眼镜和人工智能服务沟通,这使得第一代眼镜沦为一个拙劣的便携式录像机。但是正如人工智能可以赋予蓝牙音箱新生命一样,只要打开了信息交互的大门,可穿戴智能设备会迅速占领市场。
人和信息,无可区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生物信息和电子信息两种信息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本质上神经系统传递的是化学信号和电刺激,这些信号都可以在智能终端中发送。智能终端如果进一步发展,就要去屏化,人机融合,干脆不再依赖屏幕展示信息,不再依赖空气振动发声交互语言。这就是视网膜直写技术甚至是脑神经直通技术。
对未来的思考到了这一步,我们就不得不回顾希拉里•普特南在1981年提出的那个著名的“缸中的大脑”假说:如果科学家将一个人的大脑取出,放进盛满营养液的缸中,大脑的神经末梢都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向大脑输出各种信号维持大脑在正常生活的假象,那么这个“缸中的大脑”该如何发现自己是在一个缸中?科学家和哲学家对此争论不休,但是无人能解决这个假说,或许今天的人类本来就是《黑客帝国》中的生物电池?
无论如何,一切设备乃至人类自身的形态都可以改变,唯有人的精神意识对信息的渴求不会改变,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我思故我在”。这个世界最终会因信息的有序化而改变它的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