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师谈北京青创大赛:源于热爱、勇于创新、贵在坚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21:50

第4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刚刚圆满落幕。在本届大赛的舞台上,数百位“小科学家”们同场竞技,纷纷拿出耀眼的创新成果。

在这些孩子的身边,还忙碌着一群点燃科技梦想、培育创新萌芽,为青创事业做出奉献的科技教师们。我们在大赛现场采访了几位多年带队参与青创大赛、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请他们谈谈培养青少年科创人才的经验心得,谈谈参与青创大赛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

采访教师: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科技主任 杨琳

北京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科技教研组长 苗琼

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活动教师 刘宏宇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科技教师 李铮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活动部副主任牛琦

您觉得参与创新大赛的学生,身上有何闪光特质?

关键词:创新、坚持、热爱、自信、主动

杨琳:我觉得最大的特质就是思维比较创新。比如我们激光切割一个书签,很多孩子会规规矩矩地切割出一个书签,有的就会在书签上加一个二维码,(链接)里边是他拉的民乐曲子……哪怕从一项作业中,都能看到他们与众不同的点。这种思路“不太常规”的孩子,特别适合学科技。

牛琦:参加大赛的同学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持。同学们在参与自己项目的时候,从选题到查新,到制作、选材、设计、完成数据的实验积累的完整科学过程中,常常会坚持不懈地发现不同的问题,并利用自己既有的知识和能力,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这是非常不易的。

苗琼:参与大赛的很多孩子参加社团的时候,其实凭的就是一个热爱。一开始我们对这些孩子的了解并不多。但是经过课题的磨练后,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对整个社会的认识,都会有质的提高。经过一个课题从立题到研究的完整过程,经过了去外地进实验室、到外地找专家的过程,他们的眼界都变开阔了,身上的某些闪光点也会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被我们抓住,然后放大培养。我觉得这是一条正确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途径。

刘宏宇:每年我都会带着很多优秀的朝阳学生和他们的项目,来到市级竞赛的赛场上。这些孩子带着一种特别的自信,他们在讲述自己的项目的时候,能够向你娓娓道来,把他们研究的过程和想法和你进行分享。我觉得自信是他们最重要的一个闪光点。

李铮:代表东城区参加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都是区里选拔出来的科技拔尖精英人才。他们不仅学业优秀,同时也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科研工作是学习的“额外补充”,这些补充反过来也会让他更努力地学习课程知识,并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们作为指导老师,看到的是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提高等内驱力提升的良好表现。

如何培养参赛学生?

关键词:引导、快乐、分享、外力、共同学习

杨琳:学校(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会选入我们的科技社团,然后经历6个阶段的培养——首先要学习基础的课程,包括电子类、程序类课程等。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再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做出来的作品进行实际的调研和试用,改进和迭代。

牛琦:许多年之前,参赛的学生们还是“以赛为主”,同学们更加关注的是在大赛中有一个更好的等次和结果。慢慢地,参加创新大赛的孩子已经转变为通过参加这项活动,来更多地体会科技的快乐,更多地体会学习成长中一些成果分享的快乐。这么多拥有共同品质、共同目标的孩子能够聚到一起并分享自己的成果,是非常可贵的。我想,这也是青创大赛多年来始终秉持的初衷。

苗琼:我们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是一个寄宿制学校,孩子们课余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到实验室里面转转。我们还是个花园式的学校,四季常青,所以我们做生命科学类的一些研究项目,还可以就地取材。因为学校属于怀柔科学城,与周边很多的高端的科研院所和实验室都建立了很密切的联系,我们也会不定期带着孩子走进这些科研院所。所以,我们结合自身,结合外力,力争为孩子铺垫一条相对比较宽阔、比较有乐趣的科研道路。

李铮:我们应该把握好学生作为主体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共同学习”的状态,有的知识老师也没有接触过,也要跟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创新大赛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

参赛的经历,对学生有哪些长期影响?

关键词:合作、志向、榜样、科学家精神、拓展、锻炼

杨琳:参加比赛不仅仅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在比赛中,我们可以学到与人合作,学到其他优秀作品中的知识,同时还能聆听院士的科普讲座,这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的学习和锻炼。我们带过的很多参加创新大赛的小学生,后来到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都依然坚持科技研究,乃至有很多同学到了大学,选的都是电子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我们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它会慢慢地长成参天大树。在孩子心里,科技的影响是一生的。

牛琦:在本届大赛开幕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在这个“最接近科学的地方”,这些热爱科学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有了一个共同的榜样,那就是“科学家精神”。他们对科学家的景仰,在大赛开幕式期间、在学习和比赛的过程当中,是能慢慢体现出来的。我们作为老师,作为组织者,作为科技工作者,是能够体会到的。

苗琼:孩子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全部禁锢在“语数外”的条条框框里面,他们应该有一个更宽阔的思维去发散、去开放、去认识外面的世界。通过课题研究,他们可以接触到课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课上学不到的能力。我们做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作为做铺垫,但是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在课题过程当中学习。我觉得,这个过程让他们对花费多年习得的知识有了重新的定义,重新的认识。

刘宏宇:我觉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光是一项科技竞赛活动,更是一个科技的舞台。同学们在这里既能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有机会听到院士讲座,与专家近距离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能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能够展现自己的风采。在往年带队来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我记住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在高中毕业之后,进入了自己喜欢的、与参赛期间做的研究项目非常靠近的大学专业,继续维持着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李铮:我们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在进入到创新大赛平台的时候,都已经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也经历了很多的实验失败。在有学习、考试、升学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投入精力和时间,这恰恰是一种对毅力和耐力的锻炼。如果学生能够在研究领域中,为了自己的兴趣投入精力和时间,那么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态度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成长。

在参赛过程中面对哪些挑战,如何克服?

关键词:未知、走出去请进来、挫折、陪伴

杨琳: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参赛项目所在的领域总是在不断创新,有些新领域可能并不是老师们熟悉的。我们需要带着学生不断进行调研,有时去医院,有时会去家具厂……另外,科技发明并不像学生平时的家庭作业,在一定时间内总能完成。它们有可能是未知的、完不成的。但是,当某个创意突然能实现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确实也是无法言表的。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吸引着我多年一直坚持在科技教育一线。

苗琼:一所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有的问题在我们老师的能力范围、知识范围之内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有的问题在我们学校硬件设施的支持下,是做不了相关实验的。但我们正好地处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周边有物理所、力学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他们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常说“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就是定期请专家过来作讲座,给学生进行科学普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了,眼光才能够更开阔,接触面才能更宽泛,孩子们的思维也可以被打开。

刘宏宇:学生在参赛研究的过程当中,遇到课题方面的挑战会有很多,比如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验失败,或者是做调查的时候,遇到某些路人不配合的情况。但我觉得这些对学生是比较好的磨练和历练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李铮:学生做科学研究、科学调查,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大量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老师在相关领域上可能会有知识的欠缺。在这个时候,老师其实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学校、区级、市级层面,也为我们的学生能够参与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支持工作。有一些学习平台、社会机构,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都参与到了中小学科研学习的培养过程中。

您多年带队参赛,觉得创新大赛这些年有哪些变化?

关键词:自主性增强、专业范围更广、更严谨、更实用、以人为本

杨琳:我看到,更多的参赛项目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前沿科技,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自主性的增强。如今我们会发现更多孩子是自己在选题,然后自己去研究,把他们的一些想法慢慢借科技老师的帮助变成现实。

牛琦:(如今)孩子们的创新项目专业范围更广了,研究过程更严谨、更科学,能够更贴近生活、更加实用,有更多能够转化为成果的科技创新作品了。这些是我看到的特别可喜的变化。

苗琼:我从第3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带着孩子们参与。五六年来,我见证了创新大赛的办赛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参赛作品质量越来越高,组织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以人为本。

刘宏宇:在我们参赛这几年里,大赛的环节流程,以及每一个活动项目都在持续改进升级,给了学生很多新颖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们研究项目的发展来看,高中学生研究的项目越来越专业、内容越来越深奥,初中生和小学生研究的项目越来越贴近生活了。我觉得对于学生整体来说,青创大赛是一个不错的成长机会。

李铮:如今创新大赛的形式已经非常稳定,学生们在竞赛的3~4天期间,有很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有很多与评审专家学习的机会,这对于一个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希望大赛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和体量,容纳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投身于科学研究。大赛能继续这样健康地开展下去,也可以促使更多的科技教师参与到中小学学生的科学辅导中。

您从带队参赛的经历中有何收获?

关键词:回馈教学、共同成长、欣慰、交流

杨琳:多年带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对于我的帮助很大,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参赛我可以学到更多前沿的创新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回馈到我们学校学生的课堂中,让更多学生也能接触和学习这些前沿知识;其次,这些年带队参赛的经历,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我把这些教学经验出版成册,目前已经有了9本科技主题的图书。

牛琦:应该说我是和这些参赛孩子们共同成长的。作为一个科技教师,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也在带队参赛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比如,我们更加注重孩子们在活动当中的一些收获,不光是知识上的、能力上的,更是情感上的,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这些都是我们参加活动的目标。

苗琼:我本来是个理工科的老师,但在辅导创新大赛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们的爱好很宽泛,我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丰富。除了知识之外,其实参赛对于老师个人的成长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带着孩子参加区赛、市赛、国赛,会遇到很多其他学校的优秀老师,并互相交流辅导的心得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知识得到了成长,眼界得到了开阔。

至于我们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让孩子的思想得到了一次飞跃,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让孩子们可以“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孩子们的成长,我觉得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也是我这些年坚持做科技教育,坚持参加创新大赛的动力。

刘宏宇:创新大赛不光是一个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更是科技教师们一块交流的平台。每年的比赛期间,尤其是在参赛项目公开展示的时候,都会有来自各区的老师来这里观摩。同时,老师们彼此之间仿佛也有一个“大聚会”,到这里一起探讨新的研究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研究,一同为未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请给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参赛学生们送出寄语。

关键词:勇于创新、社会责任、展现自己、美好回忆

杨琳:我想对参加创新大赛的学生说:请用你的双眼去发现问题,请用你的思维进行创新,最后用你们的心去完成社会责任。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牛琦:希望同学们能够插上科学的翅膀,怀揣科学的梦想,遨游在科学的海洋中。

苗琼:创新大赛是科技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参与进来——大家可以不用特别在乎最后拿到了几等奖,奖项是水到渠成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关注,在参赛的过程里,我们能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比赛当中,给自己的学习、给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的中青少年时代画上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留下一个非常完美的回忆。

刘宏宇:创新大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舞台。同学们只要努力发现身边的问题,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研究,就有机会走上这个舞台来展现自己。我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有机会走上这个舞台,向大家讲述你的“科研故事”。

李铮:很高兴作为第4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辅导教师,同时作为东城区的领队,带领我们的学生来参与今年的大赛。预祝今年的比赛圆满举办,预祝我们的学生,包括北京市的所有的中小学生获得好成绩,希望明年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