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科技战”没有这四种解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8-04 15:32

  近日出版的2023年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回想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压制态势愈演愈烈。从制裁清单到限制出口设备,从《无尽前沿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针对法案到美日荷联盟,围堵手段层出不穷。日前有媒体爆出,美国政府将限制美企在华的关键技术领域投资,从而遏制中国发展对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下一代科技。

  现实不断教育我们:科技自立自强这道题,避答、拒答都不可能。

  中国能否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怎样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人自信爆棚,有人忧心忡忡,有人迷茫失落,不少人存在认识误区。错误认知得不到及时纠正,就可能阻滞我们迈向自立自强的步伐。笔者梳理了以下几种典型观点:

  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依赖论”

  后发国家追求科技自立自强必然经历一番苦痛。抱着“科技无国界”“市场万能”观点的人们往往坚信可通过技术转移、科技输入轻松实现科技跃迁。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技术的运用却是立场分明。在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关键科技自主可控早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比如,俄乌战争一爆发,Oracle、Sap、Apple、AMD等巨头就陆续宣布对俄进行技术制裁,覆盖领域从基础软件到芯片、半导体、电信设备等领域,这给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都造成一定冲击,也给国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对此我们同样深有感触。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就是一种常态。中国石油工业部曾在上世纪花“天价”购买了一台IBM大型机,并且被迫接受苛刻的附加条件:把机器安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屋子”里,以方便美国专家24小时监控。如果不是我国在超算等领域的自主突破,“玻璃屋子”的故事很可能还将继续上演。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势必迎头撞上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筑起的“小院高墙”,与其“等靠要”,不如练好内功,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观论”

  在科技创新领域,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只能算是新秀。美国的围堵,更是暴露了我们的不少短板。因此不少人开始唱衰,鼓吹中国前景黯淡。然而纵观历史与现实,我们的底气在任何时候都是足足的。

  首先,制度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能够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抓住机遇攻坚最紧要的任务。比如,全国20多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C919大飞机研发,30多万人“没有单位、只有岗位”协同攻坚,最终雏鹰振翅,显示出“只有社会主义才有的凝聚力”。

  一年前,ASML的CEO彼得·维尼克曾公开表示中国不太可能独立造出顶尖的光刻技术,当时曾引发了国内舆论的震动。时隔一年,在见到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取得积极成果后,他再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物理定律和这里一样,你越是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就越有可能加倍努力,制造可以与ASML相媲美的光刻机。

  其次,我们拥有14亿人的广阔市场。无论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还是西气东输,或是大型水电站、特高压输电等等,我们都能凭借庞大需求持续优化升级技术,顺势而为打破技术封锁。

  最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曙光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从科技史看,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帮助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举成长为世界性大国。随着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智能革命席卷全球,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了历史性交汇,相信这次我们定不会再做眼睁睁看机遇溜走的“局外人”了。

  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封闭论”

  当前的世界,反开放、反全球化的逆流来势汹汹。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有人讲,掌握科技主动权就要和外部脱钩,都必须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自立自主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包办一切”。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今的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科技人才、资源的交互愈加频繁。

  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共调动了全球不同国家8台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共有全世界上千名科学家参与其中;一架空客A350飞机,由250万个来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回看我国的航空工业和高铁工业,从技术引进、转包生产,到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产品出口,都离不开对国际市场的主动融入。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开放交流史。

  实践证明,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科技产业能在高墙之内独善其身,只有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和合作向前的共赢心态,才能催生“1+1>2”的火花。美国越是以“去风险”为名搞脱钩断链,我们越是要坚持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比如前不久结束的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中,双方就核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

  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胜论”

  近年来,外部环境日趋收紧,激发了许多人快速实现科技自主的焦虑心态,寄希望于通过某些领域的“大力出奇迹”,大干快上一举突破技术封锁。

  攀登科技之峰的行动自然是等不起慢不得,科技成果又是急不得催不得的,它有其自身规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收获果实。

  从取得代表性成果到成果获得普遍认可并获奖,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周期要22年;我国每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凝结了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冷板凳生涯。

  科技创新之路“道阻且长”,越是前人没走过的路越是荆棘丛生。在此背景下,克制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营造宽容失败的环境必不可少。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提到过一则故事,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浙江大学观看“大鼠机器人”演示,实验进行到一半,大鼠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根据指令右转。负责操作的同学感到愧疚,而习近平同志微笑宽慰她说:“没有什么,实验中出现失误是很正常的。你做的事情是非常前沿的,希望你们继续加油,能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做出更多的探索。”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讲,“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打一场当代的“持久战”,为着争取最后胜利的一切必要条件而努力。正确的方向和战略的定力尤为重要,多些“历史的耐心”,自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这是一场背水一战、过华山天险的突围赛、拉力赛。面对垄断打压、技术封锁的科技霸权,既要有“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敢于做迎风的“领跑者”,也要保持“日积跬步”的发展定力,在“跟跑”中找准时机,善用巧劲更肯下苦功,把外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自身前进的最大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