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电子模切料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1 16:14

技术前沿:电子模切料

2024-01-09 20:53

发布于:广东省

技术前沿:电子模切料

电子模切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5G通信、IC半导体及新能源应用(汽车、光伏)等领域,实现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半导体封装、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光伏等产品各功能模块或部件之间的粘接、紧固作用,同时复合导电、导热、隔热、防火阻燃、电磁屏蔽、电器绝缘、缓冲吸震、耐污、防水透气、透音防尘、外观保护、标识等一项或多项特殊功能,具有“价值低、作用关键”的特征,单价较低,但材料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性能指标。

其中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精密度要求高的电子产品及精密设备,且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定制化特性,客观上要求企业具备研制各类复合功能的能力。其中包括根据应用终端不同、应用部件不同对材料选型、涂层配方的开发、涂层合成、功能性结构的设计以及精密涂布、精密模切、印刷涂层处理等工艺参数进行专门的差异化处理,以及工艺路线和控制方法的设计与选择。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严格,生产过程综。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严格,生产过程综合了电子、机械、计算机、光学、材料、化工等多个专业学科领域,工序纷繁复杂且多学科交叉,从而要求相应生产企业在各个工序和领域都具备较强的工艺技术水平。

随着下游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5G通信等终端产品向着小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客户对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和技术要求。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水平,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以及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才能持续满足下游终端产品更新换代要求。

1、复合功能性材料

复合功能性材料由具有特定功能的基材和高分子功能涂层构成,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及分布、官能团结构进行调整、高分子聚合与改性、掺杂特殊性质粒子等方式合成高分子功能涂层,将功能性基材进行表面预处理后涂布高分子功能涂层,然后将不同的功能性材料按照设计的结构方案组合而形成的一种具备双层或多层结构的复合材料。

复合功能性材料的核心技术在于涂层配方的开发、涂层合成、功能性结构的设计以及精密涂布工艺。根据客户的应用场景及需求描述,设计材料的复合功能、开发涂层配方、进行涂层合成、进行精密涂布,同时制定产品结构、产品属性、工艺标准、检测标准、储存条件等技术信息。下游直接客户主要为功能性器件生产商,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

其中,涂层配方的开发能力和材料应用分析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行业内通常会对配方等技术以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

例: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典型产品

2、复合功能性器件

复合功能性器件是按照技术方案,通过选择不同功能特性的材料,按照功能性结构设计,运用精密模切、冲压、贴合等主要工艺完成加工,使其成为具有特定形状、多层次结构、集成多种功能的精密器件,以满足终端客户产品内部狭小空间内复杂功能的需求。

复合功能性器件的核心技术在于材料选型、复合功能的结构设计、精密模切等。根据客户对产品的应用场景、性能需求描述,结合工艺可制造性,进行材料选型、设计产品形状及功能结构、制定生产工艺,通过客户的需求评审后进行样品试制,通过产品性能综合检测后安排量产。

复合功能性器件具有产品定制、品种多样、型号复杂、轻薄精密等特点,主要在消费电子、5G通信、半导体封装、新能源应用(汽车、光伏)的研发、生产过程中起粘接、紧固、导电、导热、隔热、防火阻燃、电磁屏蔽、电器绝缘、缓冲吸震、耐污、防水透气、透音防尘、外观保护、标识等功能。下游客户主要为终端品牌商的组件生产商、制造服务商。

3、电子级追溯产品

电子级追溯产品是通过印刷涂层处理技术,自研特种效果的印刷涂层或表面处理工艺,对铜版纸、PP、PE、PI、PET、PEN等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备特定的印刷效果。产品经印刷或条码打印后具有更高的色彩饱和度、更强的油墨附着力和清晰度,具备标识、保护、镭射、隐形、感温、防水、防污、防伪、耐高温、可打印、耐刮擦、高可读取性、提升美观等一种或多种特殊功能;同时自行设计防重码打印系统、外观缺陷和等级检测设备等,提升产品标识的准确率及产品合格率。

电子级追溯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基站、通信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汽车、光伏),实现标识、防伪、追溯、保护等功能,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产品的提示说明、防伪鉴别、零部件追溯等需求,在产品应用、产品流通,以及生产、组装的精益管理中起关键作用。电子级追溯产品的核心技术在于前端材料开发、印刷涂层处理技术、配套软件和检测工艺。下游客户包括终端品牌商及其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

生产工艺流程

同行业公司生产流程主要步骤基本一致,但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功能涂层配方、对关键流程的控制、检测等)属于各自的技术秘密。

电晕处理:基材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通过电晕改变基材表面张力,增加功能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涂布(底涂、功能涂):按产品设计需求,采用狭缝、逗刮、微凹等不同的涂布方式,在基材表面涂覆功能涂层,行业一般可将厚度偏差控制在±1µm内,最薄可生产2µm厚度产品。涂布设备自主改良,配备多处主动除静电装置,全线静电控制在3KV以下;入口处采用真空吸附除尘装置,消除涂布面材浮尘;供胶系统采用高精度定量齿轮、螺杆泵,在线压力实时监测,持续稳定输出供胶。

熟化:在设定温度下将涂布完成后的半成品进行熟化,促进涂层中的化学物质进一步反应,使分子生成网状交联结构,有助于熟化后涂层硬度和剥离性能的提升。

复合功能性器件工艺流程主要为精密模切工序:

精密模切需要按照预先设计的结构开发专用刀具及加工工艺,模切的精度和速度决定了产品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特征日益明显

消费升级促使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大众消费品市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保持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作为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重要途径,必须紧跟下游市场潮流,贴合市场发展趋势,除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基本使用功能之外,还需要迎合消费者对于商品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这也为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随着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对材料本身的耐候性、美观性、功能复合性等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标准化的通用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相关产品日益显示出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

2、客户对产品功能性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术水平的进步,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应用场景在不断创新,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功能有不同的需求,从而导致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功能性日趋多元化。譬如,室外通讯基站,会长时间处于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材料在极端湿冷的环境下不变形、不发皱、不脱落,具有较高的环境耐受力。因此,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生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下游应用场景的发展情况,了解下游客户对于产品功能性需求的变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使其产品能够始终保持市场竞争力。

3、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生产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行业内较大规模的企业具备产能高、产品规格齐全、产品质量较好、资金实力较强、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强等优势,在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不同产品种类的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下,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在竞争中优势明显。由于我国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起步相对较晚,受制于资本、技术、人才,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或资本市场的助力而快速成长壮大,我国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4、国产品牌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并走向国际市场

国内早期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外优秀企业的推动和引导。随着国内企业逐渐壮大和持续不断的技术追赶,我国目前在复合功能性器件领域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产品在性能、品质等方面已经达到与国外优秀企业同类产品接近或相同的水平。国内企业凭借在生产成本、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及本土化经营的便利,已逐渐占领了行业的中低端市场及部分高端市场,进口替代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持续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消费品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国内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领域的优秀企业将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在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定制化特点,产品往往需要按照客户的应用需求、技术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量身定制。因此,在原材料选购、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都形成了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生产及采购方面,基本都采取“以销定产、以产订购”的模式,即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生产,根据生产排期制定采购计划,其生产具有非标准化、品种多、规格型号多、精密度高、交货期短的特点。

销售方面,由于复合功能性器件及电子级追溯产品具有“价值低、作用关键”的特征,下游客户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模式,行业内主要有“终端客户指定”和“下游组件生产商自主选择”两类。少部分具有从材料设计合成、功能性测试、精密涂布、精密模切、印刷涂层处理到自动化应用设计的全流程服务能力、综合实力强的公司,可以深度参与到终端品牌商的产品预研到量产全过程,因而在终端产品新产品开发阶段即进行同步材料研制,通过获取终端品牌商的认证,将公司的材料列入其产品技术图纸,成为新产品的指定材料。

相比较而言,“终端客户指定”销售订单相对于“下游组件生产商自主选择”销售订单有更高的利润水平。

行业发展态势

1、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复合功能性器件

复合功能性材料和复合功能性器件细分行业以研究为导向,对实验室配方调配、材料实验数据储备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行业内企业具备核心研发能力,从而根据客户需求研究、实验出满足特定要求的功能性材料和器件类产品。与此同时,企业的技术储备与数据积累也极为重要,企业长期的研发、试验过程中会积累大量实验数据,为功能性材料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的融合积累更多方案。因此,具备强劲研发能力与丰厚数据储备的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消费电子、通信行业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复合功能性材料和复合功能性器件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除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外,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组件、光伏发电、半导体封装等众多领域。

2、电子级追溯产品

电子级追溯产品主要实现标识、防伪、追溯等功能,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产品的提示说明、防伪鉴别、零部件追溯等需求,在产品应用、产品流通,以及生产、组装的精益管理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印刷涂层处理技术,自研特种效果的印刷涂层或表面处理工艺,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备特定的印刷效果,实现更高的色彩饱和度、更稳定的油墨相容性等。

目前,我国追溯类产品行业,从印刷原材料的配套生产,到不同种类印刷加工设备的制造,基本均实现了国产化。21世纪以来,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下游行业要求标签同时具备镭射、隐形、感温等特殊功能,以适应特殊领域的使用需求,形成了以追溯功能为主导的复合功能产品,如电子消费品行业通常需要追溯类产品符合国际通用编码规则,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又要求具备特殊性能,比如耐高温、散热透气等属性。

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1、复合功能性材料长期以来都是国外企业所主导,如3M、Nitto、tesa等国际知名企业基本垄断了高端产品市场。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多年技术沉淀,在一些细分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性能、规格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同时,基于小而精的优势,国内企业在研发响应速度、配套服务、定制化开发等软服务方面下足力气,从而获得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资格。因而,复合功能性材料细分行业随着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产能规模的提升,相应的利润规模一定期间内还将保持上升的趋势。2、复合功能性器件及电子级追溯产品具有“价值低、作用关键”的特征。

因此,行业内企业利润水平与客户结构密切相关。往往国外客户相较于国内客户具有更高的利润水平,“终端客户指定”的销售订单相对于“下游组件生产商自主选择”的销售订单有更高的利润水平。

综合来看,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生产商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质量管控能力等综合实力。但是,下游终端品牌厂商、制造服务商以及组件生产商的定价趋势、同行业竞争程度、上游原材料供需关系等因素也直接影响利润空间。在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催化下,利润水平会呈现下滑的趋势,但在“终端客户指定”的销售方式下,由于复合功能性器件在终端产品中的价值占比低,终端客户对其价格变动不敏感,因而影响相对较弱。

市场供求情况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5G通信、IC半导体及新能源应用(汽车、光伏)等多个领域。其市场空间主要由下游市场的规模所决定。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领域电脑和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是复合功能性材料、复合功能性器件和电子级追溯产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取决于下游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电脑和手机都是广泛使用的电子产品,而且其功能升级、款式翻新、配置提升、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1)个人电脑领域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个人电脑(包括台式、笔记本和平板)的显示模组、主板、电池、结构件和外观件中大量应用,除此之外,还用于摄像头模组、风扇、屏蔽罩、触摸板和键盘中。

2020-2021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等需求推动个人电脑出货量快速增加,2021年全球出货量5.18亿台,达到历史高点。2022年全球经济放缓,传统PC出货量下滑16.33%、平板电脑出货量下滑3.55%。IDC预计,受库存过剩、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等因素影响,2023年上半年全球PC出货量将继续下滑,复苏将在下半年开始;2024年受益于混合办公、Win10结束支持促进电脑更新换代,预计将恢复增长。据此,远期来看,PC市场呈缓慢增长趋势,总体市场规模仍较为广阔,同时资源趋向于往头部优质企业集中。

(2)智能手机领域

与个人电脑类似,手机作为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复合功能性材料、复合功能性器件和电子级追溯产品用量巨大。如中框等结构件需要用到起缓冲和防水作用的框胶,而显示模组则需要用到散热、遮光、固定黏贴和电磁屏蔽等类型胶带,WIFI模组则需要材料具备吸波等特性。

未来5G普及和手机结构的日趋复杂对智能手机的复合功能性材料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发行人针对该类要求提供胶粘材料、热界面材料、缓冲材料、EMI屏蔽材料、自动化设备开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硬件层面的设计开始趋于轻薄化,且屏幕和电池不断挤压内部空间,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元器件设计不断向着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手机外观和内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整个手机功能性器件和功能性材料用量的增多和升级,比如内部空间的狭小导致了电磁屏蔽件和绝缘件的增多,电池容量的增大以及芯片的高功耗导致了散热件的增多,散热材料需要扩大散热表面积,导热效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而导致防尘防水件的增多,为了紧固元器件同时缩小尺寸开始减少使用螺丝导致单双面胶的增多。过去单双面胶的功能单一,主要起紧固作用且粘着力较弱,如今的单双面胶则朝着超薄或超厚、粘着力强、防水、减震的方向发展,电磁屏蔽材料将向屏蔽效能更高、屏蔽频率更宽、综合性能更优良的方向发展。

其他产品如保护膜对透光率、表面硬度、耐指纹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防尘网则不断丰富种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推出了多种类型的防尘网。绝缘片性能提升,种类增加,绝缘、耐热、阻燃等性能不断增强。功能性器件和功能性材料一般会伴随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更新迭代而共同升级。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6亿部,2022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同比下滑,出货量13.1亿部,预计2022-2025年增速在3.3%。从结构上看,5G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5G手机全球出货量5.42亿部,渗透率由2020年的22.4%增加至40.0%,IDC预测2022年5G手机出货量将达6.8亿部,渗透率达52%。

据此,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虽然2022年略有下滑,但总体增速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同时,5G手机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日趋加深,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空间广阔。

(3)可穿戴设备领域

可穿戴设备是近些年消费电子领域新的增长点,以智能手表为例,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框、排线模组、天线模组、电池、主板、显示模组和表带等。

随着5G技术的日趋成熟、普及,VR/AR设备拥有了大规模应用的基础,可穿戴设备这一新兴市场发展态势较快,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点,IDC预测2025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接近8亿台,年复合增长率10.6%。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功能下放和消费分级的大趋势,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保持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逐年增长。

2、半导体封装领域

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如IC研磨胶带、IC切割胶带和固晶胶带等,具体应用场景如下:

研磨胶带所起的作用是对晶圆进行研磨时,保护电路面以避免外界异物所造成的损伤,崩裂、裂纹以及脏污等。

切割胶带主要作用是在半导体加工切割中固定晶圆,确保切割时能以超强的粘着力粘住晶片,即使是小晶片也不会发生位移或脱落。加工结束后,只要照射适量的紫外线就能瞬间的降低粘着力而脱落,晶片上不残胶,也不因脱胶而受污染。

固晶胶带主要作用是把晶片粘结在支架的指定区域,形成热通路或电通路,为后序的打线连接提供条件的工序,固晶胶带具有粘附性、导电以及导热等性能。

根据IC_Insights的统计,全球2021年晶圆产量为25,920万片约当8吋晶圆,对半导体封装用胶带需求量极为庞大。根据Omdia预计,2022-2025年半导体行业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有利于公司产品在半导体领域的拓展。

3、新能源应用领域

(1)新能源汽车(电子与动力电池)领域

在传统汽车中,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主要应用于内饰件和外观件,如车灯、仪表盘、内饰、轮毂、后备箱、后视镜等。

除上述场景外,在新能源汽车中,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还应用于动力电池系统和汽车电子系统中,如耐电解液固定胶带、绝缘胶带、散热硅胶片、散热膜、导热凝胶、导电泡棉衬料等。

2020年全球合计新能源车销量317万辆,同比增长33.76%。2021年起,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逐步消散、巴黎协定碳减排背景下各国加速新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全球整车厂加速电动化进程、供给端日趋丰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70万辆,预计未来三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35%,2024年销量将达到1,657万辆1。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飞跃式发展。

(2)新能源光伏领域

复合功能性材料应用在光伏领域的产品最主要是光伏封装胶膜,光伏封装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对太阳能电池片起保护作用,使光伏组件在运作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阳光最大限度的透过胶膜到达电池片,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另外组件背部支架条固定、接线盒线束固定、汇流条固定、双玻组件边缘保护、遮蔽胶带、电池片固定等对复合功能性材料也有大量需求。随着2020年以来国内光伏装机量逐步回暖和全球光伏装机量日趋上涨,复合功能性材料在光伏领域的市场空间日益广泛。

4、5G通信领域

5G通信是电子级追溯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多应用于通信基站中。随着5G牌照正式发放,通信基站建设进程高速推进。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商用牌照落地标志着网络运营单位可以正式推进5G网络组网和建设,5G商用建设将进入实质落地阶段。由于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同质化较强,新一代通信技术成熟后运营商有较大动力快速推进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以争取先发优势。

根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随着5G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

市场领域

1、终端品牌商

终端品牌商是指拥有品牌所有权的电子产品或精密设备等终端产品厂商,如苹果、戴尔、联想、特斯拉、微软、诺基亚、谷歌等,终端品牌商直接面向消费者。

2、制造服务商

制造服务商是指具备一定设计研发能力、规模化制造能力的终端产品生产制造商,如富士康、和硕、立讯精密、歌尔声学、广达、仁宝、纬创等,他们从终端品牌商获取订单,进行设计研发、生产制造。

3、组件生产商

组件生产商是指核心元件、重要组件的生产商,如华天、宁德时代、嘉联益、鹏鼎控股、维信、光宝、台达、群光、立讯精密、富士康、LGD、京东方、瑞仪光电等,主要产品包括芯片、连接器、新能源电池、软板、天线、电源、耳机、外壳、显示器模组等,可以从终端品牌商及其制造服务商两个渠道获取订单。

4、复合功能性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生产商

复合功能性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粘接、紧固、导电、导热、隔热、防火阻燃、电磁屏蔽、电器绝缘、缓冲吸震、耐污、防水透气、透音防尘、外观保护、标识等一项或多项复合功能,是消费电子、5G通信、IC半导体及新能源应用(汽车、光伏)等产业链的支撑基础。随着消费电子等产业智能化、轻薄化、便携化、多功能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等方向发展,复合功能性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5、复合功能性材料生产商

电子产品及精密元器件不断向多功能、轻薄化的方向发展,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丰富,为了实现尺寸更小、功能更强、能耗更低的技术要求,且不同元器件在运行时防止相互干扰,生产制造过程中应用的复合功能性材料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将粘接、紧固、导电、导热、隔热、防火阻燃、电磁屏蔽、电器绝缘、缓冲吸震、耐污、防水透气、透音防尘、外观保护、标识等一项或多项功能复合到应用材料中,再按照设计的结构经过精密模切等工序加工成精密器件以实现上述功能。

复合功能性材料长期以来都是国外企业所主导,如3M、Nitto、tesa等国际知名企业基本垄断了高端产品市场。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多年技术沉淀,在一些细分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性能、规格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同时,基于小而精的优势,国内企业在研发响应速度、配套服务、定制化开发等方面提供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和进口替代能力。

另一方面,国外企业因中国市场容量快速扩张,制造业具备相对优势,不断通过建厂、收购等方式将生产、研发、人才等产业资源转入中国,使得国内材料企业具备以更低的成本优势介入下游厂商的市场机会。

行业内主要企业

功能性材料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因3M、Nitto、tesa、CCL等国外企业是行业的开创者,历史悠久、行业经验丰富、研发生产等技术水平世界一流,在技术及资金实力、产品种类、销售网络、品牌认可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国内企业,在复合功能性材料的细分领域,近年来少部分企业开始具备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能力;在复合功能性器件及电子级追溯产品领域,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高端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较高份额。

国内企业,在功能性材料领域,如高泰电子、世华科技、方邦股份、隆扬电子等少部分企业,通过在一些细分领域不断的技术积累以及发挥快速响应能力、一体化配套服务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开始具备了与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但市场份额仍然相对分散。在模切业务领域,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较弱的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处于竞争激励的环节,市场份额分散。

美国3M公司

成立于1902年,于2002年改名,总部现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市,为世界著名的多元化跨国企业,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组成股之一,生产超过55,000种产品,包括研磨材料、胶带、合剂、电子产品、显示产品、医疗产品以及家庭产品等。

德国德莎公司(tesa)

总部位于德国汉堡,在胶粘剂的开发、制造以及涂布技术方面拥有超过125年的丰富经验,主要为工业领域、贸易及消费品领域提供胶粘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胶带制造商之一。德莎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多地设有分公司近距离服务客户。生产超过7,000种自粘胶带和系统解决方案。

日本日东电工公司(Nitto)

成立于1918年10月,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市,是世界顶级企业之一的跨国集团公司。公司主要从事胶粘剂、光学薄膜、半导体、电子设备和消费品的制造和销售。公司主要有工业胶带、光电、生命科学等部门。工业胶带部门制造和销售密封、保护和包装产品以及汽车材料;光电部门生产液晶显示产品、半导体器件、印刷电路和功能材料;生命科学部门提供与医疗相关的产品。

加拿大丝艾公司(CCL)

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于加拿大,1999年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拥有超过22,000名员工,在40个国家/地区经营190多个生产设施。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是标签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包装装饰解决方案和专业标签应用。公司通过四个业务部门运营:CCL、Avery、Checkpoint和Innovia部门。CCL部门生产压敏和挤压薄膜材料,这些产品被消费品包装、医疗保健和化工以及汽车市场的政府机构和客户用作装饰、教学、功能和安全应用。Avery部门是标签、特殊转换媒体和软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企业和家庭办公产品提供短期数字印刷。Checkpoint是一个技术驱动、库存管理和标签解决方案制造商,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射频和射频识别解决方案。Innovia部门为材料、软包装和消费品包装行业的客户提供特种表面工程薄膜。

世华科技(688093.SH)

主要从事胶带、石墨结构电子组件等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石墨散热材料、导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医疗电子等领域。

方邦股份(688020.SH)

主要从事电磁屏蔽膜、导电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磁屏蔽膜、导电胶、极薄挠性覆铜板和极薄可剥离铜箔等,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汽车和可穿戴设备等。

隆扬电子(301389.SZ)

主要从事导电布胶带、导电泡棉等电磁屏蔽材料以及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导电布、导电布胶带、屏蔽绝缘复合胶带、吸波材料、导电布泡棉、全方位导电海绵、SMT导电泡棉等各类电磁屏蔽材料以及陶瓷片、缓冲发泡体、双面胶、保护膜、散热矽胶片等部分绝缘材料

达瑞电子(300976.SZ)

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租赁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泡棉保护膜胶带、绝缘导热制品、EMI屏蔽制品、车缝及高周波耳套、头垫制品、装配自动化设备等。广泛应用于塑胶外壳、太阳光伏、动力电池、音响耳机、VR/AR等电子电器行业。

鸿富瀚(301086.SZ)

主要从事导散热及其他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家用智能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同时,配套提供自动化设备及夹治具、载具、刀具等。

博硕科技(300951.SZ)

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电子产品功能性器件业务聚焦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以及汽车电子两大应用领域。同时为满足客户需求,配套提供夹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高泰电子

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高端功能性复合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功能材料及其解决方案,主营产品包括特殊功能胶粘材料,热管理材料,泡棉缓冲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半导体封装制程胶带,以及标签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5G通讯、太阳能光伏、IC半导体、物联网、医疗等领域。公司拥有若干国际知名终端客户,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填补国内国际高端材料领域技术空白。现有5个全资子公司和1个分公司,两个生产基地,全球多个销售网络。

原材料平均采购价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