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成就,而更令人感到开心的是,这些科技成果都已经成功转化在了实际的生产和营运当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几个详细的例子。
先进大容量电池混动客滚船2号船今天交付
首先来认识一艘科技赋能的特殊船舶。今天(2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打造的大容量电池混动客滚船正式交付。这艘大容量电池混动客滚船安装了相当于150辆乘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之和,这样的配置可让这艘船在近海航行时采用全电力推进,实现零排放。而本次交付也意味着全球首批大容量电池混动客滚船订单中的2艘船全部完成交付。
我国首批海事无人直升机列编山东威海
您可能在各中有关航展的新闻报道中见过样式各异、能力不同的各种国产无人直升机。例如:共轴双旋翼的、单旋翼带尾桨的、纵列式双旋的。但归根到底航展上的各种机型只停留在科技展示和飞行表演的层面上。而今天,我国首批海事无人直升机开始在山东威海列编,这将有力地提升水上交通动态管控能力和船舶险情事故应急处置水平。
自主建造“雪龙2”:续航能力强 破冰能力强
看完这两架在家门口执行任务的无人直升机,我们再来关注一个正在外面“出差”的、集合了很多自主技术的大家伙,它就是正在执行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昨天成功穿越了西风带之后,“雪龙2”号与“天惠”轮将于今天到达南极浮冰区。在这一段行程当中,“雪龙2”号将负责破冰开路,而“天惠”轮则会一路随行。说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不能不提到:它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集合了很多的自主技术和特殊功能。其中就包括了两个强大的能力,一是续航能力,二是破冰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
运用自主海底接头技术 建造工艺国际领先
在昨天正式贯通的深中通道中,海底隧道的沉管段长5035米,采用钢壳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方案,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组成,标准管节长165米,最终接头设置于E23与E24管节之间,也就是隧道最终合龙的位置。最终接头是一个类似“巨型抽屉”的推拉结构,它与最后一节沉管E23管节一同制造。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昨天发布
昨天,还有两项公开发布同样引人关注。第一,新一代国产CPU——龙芯3A6000在北京发布,龙芯3A6000采用了我国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和架构,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可运行多种类的跨平台应用,满足各类大型复杂桌面应用场景。
全貌高清图像首次公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空间站的全貌高清图像。该组图像是2023年10月30日,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返回地面前,航天员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空间站组合体时所拍摄。这是在轨首次获取的以地球为背景的中国空间站全貌图像,也是第一组反映空间站全构型的工作照。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为自主研制。
如何看待自主创新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百花齐放,从中我们如何看待创新与应用的关系?我们来听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