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一台台精密仪器精准运行、一个个机械手臂交错摆动……日前,走进位于宁滁省际毗邻区南谯片区的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瑞微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落户南谯区三年来,企业研发的Smart MOS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2。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类似于华瑞微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聚焦“四链”融合、加大创新投入、优化人才政策,不断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双创”基础越来越稳,“双创”氛围越来越浓,“双创”环境越来越优。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总量均居全省第三,全省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工作会议上连续3个季度位居全省前二,获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居全省第三,其中首次获得两项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内在动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紧紧围绕《滁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目标任务,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优化科技服务、完善政策体系等举措,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提速增效,让项目和企业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高位推动强势开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并作出全面部署,每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成立书记、市长挂帅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科技局设立市创新办,统筹推进实施。
科技创新需要载体,平台是关键。我市发挥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作用,激发创新“强引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紧扣八大产业链,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研发平台、一支基金”工作机制,相继招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大院大所,建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G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突破300家,新增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8家,备案数居全省第一。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带动、特色突出、绿色发展原则,围绕家电、仪器仪表、内燃机、凹凸棒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4家。
良好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地方发展最大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滁州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出台《滁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暂行)》,细化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奖补。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建立“科技副总”“企业家绿卡”“一企一警”等帮扶机制,开设12345热线“企业诉求1号键”话务端,创新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深入联企、深度助企”系列帮扶活动,全周期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做好服务、扶持发展,交出了一份真心为企、真情帮扶的满意答卷。企业负责人们纷纷表示,落户滁州是正确的选择。
培育企业创新推动成果转化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技术路线,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全椒县全柴元隽氢能项目车间内,记者看到,随着一整个流程的全智能化的生产,一张张厚度仅12微米的质子交换膜新鲜出炉,这种形似透明胶带的产品被称作氢燃料电池的“芯片”。目前,元隽氢能与南京金龙、安凯客车合作开发的8.5米长和10.5米长的氢能公交车已在该县正式投入使用。
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吸纳科技成果、输出生产力的“反应堆”。滁州把企业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坚持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和提高企业成果转化能力并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递进培育计划,大力实施“双倍增两清零”行动,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353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109家,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三。
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我市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8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在滁州市大力扶持下,捷泰科技研发中心等主要职能部门逐渐向滁州迁移,已建成4个实验室、集聚研发人员300余名。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强化科技支撑与应用示范,围绕光伏、智能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区域协同彰显创新优势
区域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协同发展的关键。围绕合作共建,我市加入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和“双创券”试点区域,与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政府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探索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打造“研发制造飞地”等;同时,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区域创新发展、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共同发展新格局。围绕促进成果来滁转化,我市制定出台《滁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强化政策激励。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合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来滁州落地转化。
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更离不开“创新土壤”。近年来,我市坚持错位竞争,坚持以产引才、以才兴产,让“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广发“求贤帖”、寻觅“揭榜人”、攻克“技术关”,我市大力引进长三角地区高层次创业型人才,出台《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设立2.5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滁州创新创业项目,全年累计引进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团队45个、高层次人才近200人,拨付创业扶持资金1亿元。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系列活动,在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建立10家“人才研发飞地”,实现“创新研发在外地、产业落地在滁州”。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为此,我市优化人才生态,强化科技人员保障,解决高层次人才购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和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让更多人才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获得感。(全媒体记者李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