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研究所丨四川十大科技新闻背后的科创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06:51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1月23日,万物好奇·川观科普日启动仪式在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举行。在这场科学盛宴上,2023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正式发布。



这是四川十大科技新闻发布的第三年。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联合组织由院士领衔、科研人员、科技智库专家、媒体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共同推选出过去一年间四川科技的高光时刻。

四川“科创力”有哪些底气和潜力?从这份榜单可窥一二。

看底气




4条相关新闻入选 大科学装置打基础


2023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中,4条新闻与在川大科学装置相关,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

这是四川大力打造关键核心领域“国之重器”的缩影。近年来,10个国家大科学装置相继落地四川、数量居全国第3,一批省级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四川在线记者 何海洋 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科学装置是推动原始创新的“利器”。曾有学者统计,在过去的40多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中,大约有40%来自大科学装置。3年来的四川十大科技新闻,大科学装置可谓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相关新闻一共有8次入选。

什么是大科学装置?

从支撑基础研究的角度看,大科学装置大致可以分为专用型和通用型,前者如大名鼎鼎的“中国天眼”(FAST)等;后者则是服务于多学科、多产业的平台型大科学装置。今年入选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就不仅为暗物质、中微子、核天体物理等前沿物理科学研究提供了极低辐射本底实验条件,还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大科学装置,助力深地岩体力学、深地医学等深地科学研究。

2023年,四川的专用型大科学装置“捷报频传”——2023年6月9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对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去年正式建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也将会有更多原创性成果持续涌现。


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四川在线记者 何海洋 摄

然而,通用型大科学装置的“声量”,目前还未彻底显现。

在通用型大科学装置中,同步辐射光源无疑是耀眼的“明星”,它能为生物医药、能源、材料等领域提供研发平台,有望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我国已布局“北京光源”“合肥光源”“上海光源”;位于北京怀柔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则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这是“上海光源”(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但从地图上看去,这些“光源”都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还未升起“西部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对科研和产业带动性极强,因此得到了各地青睐。另一边,四川的“邻居”重庆、陕西近年来也在大科学装置领域频频发力,且科研实力同样强劲。鉴于大科学装置为国家统筹布局,还需加大力度,争取“西部光源”落户四川。

去年9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即透露出一个消息:四川正在争取更多“国之重器”落地,加快打造先进核能、生物医药、空气动力、天文观测、深地科学、西部光源、地震科学等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群。


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在线记者 李强 摄

2023年5月,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同样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新闻。按照规划,其以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左右为核心区域;在功能布局中,就专门规划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地”。

可以想见,依托面向前沿的“大国重器”支撑,四川科技创新将更加“底气”十足。

潜力




基础研究成果引人注目 企业创新能力待加强


四川科技创新还有哪些亟待“唤醒”的潜能?

先看“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2022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中,“玻色子奇异金属首次被发现并证实”“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和‘油’”,两项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让人欣喜。

去年,《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来自四川的研究成果迎来集中“爆发”——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均有成果发表。解决细菌耐药性、镍基超导研究、解密早期地球海洋磷循环演化……四川的“科技树”枝繁叶茂,不同领域都有科研工作者在耐心产出阶段性成果。

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成果的取得与持续的投入分不开。2022年,四川全省基础研究经费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重比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5.9%。

今年,四川还将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实体化运行省自然科学基金。可以预见,一批原创性成果又将迎来高光时刻。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回顾近3年的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企业的身影始终较少,占比不到三成。这再次提醒我们,四川科技创新的短板之一在企业创新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和建设研发机构覆盖面、研发投入强度等方面看,四川企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2022年,四川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比重首次突破六成,但这一数字远低于广东同年的87.1%。

好的方面看,四川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是国家战略大后方,集聚了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产业创新特色优势鲜明是四川的一大基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创新均走在全国前列。

以入选2023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的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来举例,其由东方电气集团率先在国内开展研制,经过多年攻关,联合上、中、下游近300家企业,解决了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填补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领域空白,并最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23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中,实现产业化应用的还有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技术成果。此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明确向全国示范推广”等入选新闻,也彰显了四川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的潜力与能力。

近年来,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布局建设中试研发平台,挂牌成立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出台《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加快打造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和中间试验的科研开发实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但同时,专业化的中试研发平台不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不足、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等问题仍存在。这些短板和弱项,正是四川科技创新跳起摸高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