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擬出口荷蘭的總重2.46噸的電子產品,搭乘CA1838國內航班,從廣州起飛,落地上海虹橋機場。這批貨物落地后,即從虹橋機場再度出發,搭載著海關施加電子關鎖並加裝GPS定位系統、電子標簽識別、視頻監控設備的專用車輛,在全流程信息化、可視化監管下,被轉運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西區貨站專用收貨點,並於第二天上午,搭乘CA1001國際航班,前往目的地阿姆斯特丹……
12月29日,上海口岸走通首票在浦東和虹橋兩大機場經轉運模式出口的貨物。此舉可有效發揮兩大機場航線網絡協同優勢,提升航空貨物中轉操作時效,降低貨物損耗風險,節省企業物流成本。這票前往荷蘭的電子產品貨物,從虹橋機場到浦東機場的陸路運輸用時1小時,從轉關駁運到出口待裝機,共用時4小時40分鐘,相比傳統模式節約了4個多小時。
今年10月,上海市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發布《推進上海國際航空貨運樞紐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要大力發展貨運中轉業務,強化貨運中轉功能,打造在上海中轉的國際—國際、國際—國內航班波﹔ 支持浦東、虹橋兩場發展空運貨物互轉業務。
為此,上海海關成立工作專班,與上海機場集團、兩場安檢、民航華東管理局、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門積極協調配合,以全流程數字化為依托,綜合運用電子關鎖、電子圍網、電子標簽及北斗定位等信息化監管手段,配套設置電子關鎖異常預警、車輛軌跡偏離預警等在途監管智能預警及處置手段,構建可視、可查、可控的兩場海關聯動監管模式,實現“管得住”與“通得快”雙重目標。
同一天,上海鐵路運輸方面也有好消息。29日,中歐班列“上海號”今年第100趟列車從鐵路上海閔行站發車。列車滿載著太陽能跟蹤器部件等共計50個集裝箱貨物,將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
截至12月30日,上海車站海關今年已監管中歐班列“上海號”裝載進出口貨物超1萬個標箱,總重約9.14萬噸,貨值達33.8億元。目前,中歐班列“上海號”已實現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全覆蓋,聯通境外城市與站點超80個,成為上海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物流通道,為服務上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際貿易注入新動能。(記者 李曄)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