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CEO刘积仁:做IT服务外包的领导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7-26 19:56

本报将陆续推出“2007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9位候选人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并欢迎前往“2007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的官方网站()投票,为您心目中的商业领袖投上一票。

3个人发展到现在有1.2万人,东软已经走过了16年。如今,东软已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又是我国最大的国产数字医疗设备供应商之一,在IT教育与培训业务方面走在国内企业的前列。

16年前,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还是一个大学教授,在几间教室里开始了东软的创业生涯。如今,在公司内部,人们还是习惯称他为“刘老师”。

刘积仁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时代的印记,他曾在钢铁公司工作过4年,也做过煤气救护工,当过电影放映员。1986年,刘积仁成了国家培养的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毕业后,刘积仁留在东北大学任教,33岁的他当上了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领导东软

当年,东软是创业于东北大学校园中的企业。诞生在一个不被认为可以发展软件的城市——沈阳,16年前的沈阳是一个高科技人才不愿意去的地方,在当地没有支持东软成长的市场,当时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不发达,根本没有人愿意投资东软做软件。

在没有钱、没有市场、不容易获得人才的情况下,东软开始了创业的历程。刘积仁表示:“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创业的激情,学习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努力使我们克服了对失败的恐惧,勇敢地走向了市场。”

如今,东软拥有员工1万余名,拥有分布在各行各业的8000多家客户。在中国建立了4个东软软件园、3所大学和人才培训基地、8个大区“虚拟总部”、11个研发中心,在40多个城市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络;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设有分公司。2006年,东软集团又获得快速发展,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16年来,东软的规模扩大了几千倍,但刘积仁强调,东软的战略核心始终没有变,那就是要通过发展员工和领导力,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回报投资者。

在刘积仁看来,面向未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大量的“世界办公室”业务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将不仅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也会成为软件开发的大国,同时,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又给中国软件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家为中国社会基础设施和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东软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重要决策

在刘积仁看来,在运营东软的历史中,有几大重要决策。

第一个最重要的决策,是走出校园。当时中国大学拥有的企业大概有几千家,那时候很多的企业都愿意一方面成为大学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有企业的特性。

在1991年的时候,刘积仁就果断地让企业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是东软最重要的选择,也就是东软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的一种体系,所以也在比较早的时候,东软就引进了外部的董事和外部的投资,在1993年的时候,东软做了系统的股份制的改造。

到1996年的时候,东软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公司,所以就使得影响产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大学文化和产业文化冲突这个问题在比较早的时候得到了解决。

第二就是东软特别注重在资本结构上的调整,在1992年的时候,让员工也成为这个企业的拥有者,当时员工持有了25%东软的股票,一直到今天东软集团还有25%的股权是员工持有的,使员工的利益和企业发展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刘积仁认为,第三个很重要的决策就是东软集团在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作选择的时候,都是并行选择,在国际市场发展的策略和国内市场发展策略的平衡。

比如1991年创业的时候,中国的软件市场并不好,那个时候软件价值很低,那时东软主要选择的市场是海外的市场,1992、1993年之后,中国IT基础设施开始大规模投入,包括通讯,包括电力,包括政府方面,在大规模投入的时候,东软就开始面向中国未来市场进行了很大规模的投入,这样导致东软在1996年之后又从资本市场融了一笔钱,使得今天很多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像保险、电讯、烟草、电力等企业那样有一个很好的份额。

刘积仁透露,事实上很多的策略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实施的。所以,在整个公司总体的公众化与社会结合的过程中,在国际和国内市场这样一个平衡策略下,东软一直有比较好的现金流支持发展,也以一个特别稳定的态势使这个企业从小一步步变大。

应对挑战

目前,东软70%的业务来自中国本土,30%的业务来自国际。

刘积仁认为,过去几年,全球IT市场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IT服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这也导致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特色越来越接近——IT服务正进入工业化时代。

过去谈IT服务时,经常把IT和服务视作一种管理的艺术而强调其特点;而今天谈IT服务时,看重的是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成本、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很多从事IT服务的企业,正在使用制造业企业所采取的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意味着东软在IT服务业看到的更多创新、更多有个性的服务、更强的竞争能力,都产生于特别简单的要素。外包的产生,就是因为这样的服务可以通过一种全球化的流程——在任何地方都能从事这些工作,并通过因特网使得这些工作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东软所要控制的最重要因素,除了成本,还有知识产权、项目管理、细节、安全、人力资源等,这都和制造业相类似。

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背后所表现出的制造业特征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国软件和IT外包企业同时面临着诱人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而东软如何面对软件工业化的挑战?刘积仁认为,最重要的是发展员工。东软事实上要把企业变成一所学校,一个培训中心,使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作出什么选择,而如果作了这个选择,一定要参加什么样的活动。

东软的扩张最核心的是领导力的发展。一个公司可能不太困难找到一二十个最优秀的人员,但是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东软需要几千名这样的中层人员,这是对东软最大的挑战。没有最基层的领导力的发展,就没有整体的发展、没有文化的渗透、没有把技术变成客户价值的过程。刘积仁透露,三年后东软从事软件外包的员工将扩展至3万到5万人。

Related相关

刘积仁:

1955年8月生于辽宁丹东,毕业于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1988年6月至1989年12月任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1990年至今任东北大学软件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4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副校长。1993年6月至1999年8月任东软集团董事、总经理,1999年8月至今任董事长,现兼任集团董事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