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 机箱评测:个性鲜明,散热强劲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09:50

炽果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旗下主营机箱和各种散热器,他们品牌提倡三不妥协——不为外观妥协,不为价格妥协,不为配置妥协。所以他们家的机箱在外观上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有较大区别,造型挺特别的,而炽果 ZC-15G 就是他们最新的作品。

炽果 ZC-15G 的金属部件全部都是铝合金,而正面和左侧舱门则是钢化玻璃,也就是玩家们常说的海景房设计,这机箱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完全没有用铆钉,结合位全都用螺丝固定,也就是说你可以把这个机箱彻底拆解成零件状态。

和大部分海景房机箱一样,炽果 ZC-15G 采用左右双仓设计,前面板与左侧舱盖是钢化玻璃,中间有一根立柱比较碍眼,不过上面也有较多开孔增加透视能力。机箱的尺寸是 427*283*431mm ( L*W*H ) ,它在设计时就相当侧重散热性能,机箱的顶部、底部、后方、主板托盘甚至右侧仓内都可安装散热风扇,在许多地方都有开孔,PCI-E 插槽那个位置甚至没有挡板,这种设计确实很透风,但完全没有考虑防尘的问题,而且由于机箱是铝的,想后续加防尘网都比较困难。

炽果 ZC-15G 最高可安装 170mm 的 CPU 散热器,显卡最长则可安装 390mm 的,主板托盘上的风扇位可安装三把 12cm 的风扇,机箱顶部和底部都可安装两把 14cm 或者三把 12cm 风扇,冷排其实也可以装底部,但这机箱的垫脚较矮,离地距离不是很多,所以底部进风风阻会比较大,不太适合安装冷排,机箱后部则可安装一把 12cm 风扇,机箱右仓也有两个 12cm 风扇安装位置,风扇位置整好对着主板上半部位,CPU 和供电的 PCB 背部,用风扇吹这个位置确实有降温作用。

机箱前面板和左侧板的玻璃是用四颗螺丝固定的,螺丝位置有橡胶做缓冲,说真这种固定方法体验很不好,因为钢化玻璃较沉,你不把机箱躺下的话其实很难把螺丝对好位置,再加上这不是手拧螺丝,所以这玻璃装起来是比较痛苦的。另外两块玻璃间的立柱把四颗螺丝松开的花就能拆下来,让机箱边度更为通透,但不确定是否会对机箱强度造成影响,官方也没说过这立柱可拆,所以不太建议这么干。

机箱右侧版同样采用四颗螺丝固定,不过由于是铝合金面板,所以很轻,安装也比左侧板那块钢化玻璃轻松多了,可以看到这侧板上有许多通风口,分别对应主板托盘风扇,背部风扇和电源风扇,由于背部风扇和电源风扇都是进风的,所以主板托盘风扇最好也是进风,虽然你硬是要排风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纯靠底部风扇进风那个进风量确实不怎么够。

机箱的 I/O 接口位于顶部,提供了一个 USB Type-C 口,两个 USB 5Gbps 口,一个 3.5mm 耳机 / 麦克风二合一接口,还有电源开关盒重启键,没有电源和硬盘指示灯,另外顶部两块板子是可拆的,不过装机时并没有拆除的需要,因为留了足够的空间让螺丝刀能直接拧到顶部螺丝。

由于是左右双仓设计,所以机箱会比普通机箱宽不少,但高度也要矮一些,从后面一眼就能看出电源的安装位置还有后部 12cm 风扇安装位,I/O 挡板左侧的开孔是机箱背部风扇的出风口,另外这箱子只有 6 个 PCI 槽位的开孔,所以 ATX 主板最下面那个 PCI-E 插槽就没法使用,而且 PCI 插槽开孔和旁边那个开口是没有任何东西遮盖的,这种设计真的很少见。

机箱底部可以看到留了 12cm 和 14cm 风扇的安装位置,12cm 风扇能装三把,而 14cm 的只能装两把,另外机箱底部的四个垫脚比较矮,基本上放下机箱时都会压到手指。

先来看看左侧主舱,这里要安装主板、显卡、水冷等重要部件,炽果 ZC-15G 可以安装 ATX 谷歌的主板,可以看到主板托盘上有个较普通机箱更大的开口,因为 ZC-15G 在这个位置是设置有背部风扇的,这个开口就是为了让气流能吹到主板背部,从而为主板降温。主板托盘上方有一个过线孔,而底部有两个,但底部左侧那个过线孔是会被电源遮挡的,除非用 SFX 电源否则这个口都没法用,而且就算你用 SFX 电源,你也得在装电源前把线布好,否则会很麻烦。

主板托盘靠近前面板处是冷排和风扇安装位,这个风扇支架左侧是有对应的过线孔的,走线非常便利,这里可以安装 360 一体式水冷或者三把 12cm 的风扇,只不过一般来说这里建议装进风风扇,这样机箱的风道是最合理的, 当然安装冷排对外排风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对主板其他部位的散热没那么好,由于底部风扇的存在对显卡的影响倒不会很大。

再来看看右侧仓,这里可以安装电源和硬盘还有风扇,可以看到右仓上面有两个支架,上面那个是风扇支架,可以安装两把 12cm 背部风扇,而下面那个则是硬盘架,左侧小的那个是安装 2.5 英寸盘的位置,而右侧则可以安装 3.5 或 2.5 英寸盘,那个缺口就给 3.5 寸盘走线用的。

电源舱的空间可支持最长 180mm 的电源安装,另外电源下面是要贴防震垫的,炽果并没有预装,而是把防震垫放到配件里面了,需要玩家自己安装。

另外要说一下的是,一个白色的机箱配的线材却是黑色的,这个细节做得确实不够好,但这些线都是较为柔软的扁平线,走线会比较便利。

其实这种海景房机箱主板托盘是底部最好就是用反叶风扇进风,这样视觉和散热效果都是最好的,作为这种左右双仓设计的机箱,炽果 ZC-15G 装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装机时最好把前面板的玻璃也卸下,这样会比较好装,当然只卸下左右两块侧板其实也可以。

背部的风扇和硬盘托盘在装机时需要先拆下来,不然走线不方便,还有就是机箱配件里面有许多不粘胶扎带和线夹,最好在布线前预估一下线的走位,把这些东西粘好,装好后再弄就有些麻烦,特别是线夹。

由于机箱顶部只有一个过线孔,那个位置无法利用来隐藏冷排风扇的线材,所以机箱顶部的线会比较凌乱,如果预先装好线夹的话会好一点,但冷排装好后再装线夹就相当困难了。

背部走线空间还有较多冗余,但装了硬盘后就有点难受了,机箱 I/O 面板的线材要用扎带固定到一边,不然你能在背板进风口直接看到这些线材。

这两把背部风扇效果意外的好

PCI-E 插槽位置没有任何遮挡这个确实有点怪

由于只有 6 个 PCI-E 挡板位,所以主板上最下面的那个 PCI-E 插槽不能安装带挡板的扩展卡,不过这个插槽一般也很少用,通用也是用来安装 PCI-E 转 M.2 的转接卡之类的东西,这些转接卡不用挡板也无所谓。

我们的机箱散热性能测试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能更好的获得一致性,便于各类机箱散热性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将发热模块 + 散热器视为一个大的发热体,将机箱视为一个散热器,这个大的发热体的功耗和温度会因机箱这个散热器的性能而不同。通过测试得到机箱内外温度差及功耗,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热阻,考虑到测试时的精度和误差,以及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最终将机箱的散热性能指标转化为超能指数。

此前我们的第一代机箱散热测试装置只模拟了 CPU 的发热,因为过去在很多机箱中,显卡的散热都相对轻松,但近年显卡功耗和发热量大幅增长,以及一些机箱还有对显卡做了散热优化,所以我们也与时俱进,在新的测试装置加入了模拟显卡的发热模块,更加贴近如今电脑的真实使用情况。

在全新的机箱散热测试模型中,CPU 和显卡的模拟发热体都搭配固定的风冷散热器,测试时,散热器的风扇满速运转。由于现在新款机箱都预留了数量众多的风扇安装位,所以为了发挥出每个机箱最大的散热能力,我们会尽可能用先马冰洞风扇(转速固定 1000 转)把机箱装满风扇,而如果机箱本身自带有大尺寸风扇,则会保留。

炽果 ZC-15G 本身的设计就十分通透,所以散热性能表现相当出色,风扇安装方法是底部和主板托盘安装三把进风风扇,而顶部安装三把,尾部安装一把出风风扇,背部两把进风风扇,会分别测试背部风扇安装与否的散热性能。在不安装背部风扇时炽果 ZC-15G 的超能指数得分就打到了 81.7,安装背部风扇后超能指数上升至 84.1,看来这两把风扇是有作用的,因为 CPU 有一部分热量会通过 CPU 传递到主板上,而 CPU 插槽后部的那个金属背板其实是有少量散热作用的。

此次我们还对炽果 ZC-15G 进行了烟雾测试,该项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机箱的风道。风扇配置还是和上面散热测试一样,烟雾从机箱侧面发散被吸入机箱,为了更好地看清烟雾,拍摄场景比较暗,并且在机箱内部贴了黑色的胶带。

烟雾是从侧面进入的,大部分是会随后部和顶部风扇排出机箱,有少部分会跑到显卡那边去,然后直接从显卡那边跑到机箱外面,还有少部分会直接从两块玻璃中间立柱的开孔跑出来,说这个机箱四处漏风也没啥错。

炽果 ZC-15G 是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机箱,过于通透的设计让机箱散热性能非常的好 ,主仓内一共可安装 10 把风扇可让机箱内维持强劲的风流,而且两把背部风扇表现意料之外的好,只不过这箱子防尘能力几乎没有,PCI-E 插槽区域完全没配挡板是我没想到的。

海景房设计让这机箱拥有极高的内部可视面积,两块玻璃间的立柱也有开孔增加视野,背舱有较多的走线空间,而且那个硬盘架还有遮挡线材的作用,是懒人的福音,但主板托盘上的开孔确实有些问题,底部左侧开孔会被电源遮挡,而顶部其实应该再弄一个开孔,这样就能把水冷风扇的线扔到背舱隐藏起来,风扇和 RGB 灯的走线也能更合理。

这机箱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机箱没有用到铆钉,全部都是用螺丝固定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随意的把机箱拆成零件状态,这也是为啥这机箱有这么多不同颜色组合的原因。但机箱的左侧钢化玻璃用四个螺丝固定就很难受了,而且还不是免工具螺丝,拆的时候没感觉,装回去就很难受了。

炽果 ZC-15G 的售价是 899 元,作为一个全铝机箱来说这价格正常,它的外观设计确实挺特别的,散热能力也非常出色,但小问题也不少,属于那种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机箱。

超能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浏览热门硬件评测

随时查看最新天梯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