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耗材,集采中选资格被取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27 03:21

耗材「最低价联动」势不可挡,械企的试错成本有多高?

未如实申报最低价,多家企业被取消中选资格

近日,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三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申报及审核结果的通知》(附文末)。



其中显示,1245个集采耗材中选资格被取消,涉及17家申报企业

在过往的耗材集采中,中选产品被取消资格的情况偶有发生,但一次涉及十余家企业的情况也并不太多。

据观察,山东省此轮集采的品种为已经历过大型省际联盟集采的超声刀头和吻合器。企业在此次集采中被取消中选资格,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未如实申报最低价,二是产品应申报但未申报带量联动。

审核结果显示,由于“部分产品未如实按不高于本产品全国省级(含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最低中选价申报”而被取消企业同品种所有产品中选资格的企业共7家,涉及668个耗材;由于“部分产品未如实按不高于本产品山东省医疗机构2022年以来实际采购最低价申报”而被取消企业同品种所有产品中选资格的企业共4家,涉及434个耗材。

医疗器械营销专家王强对赛柏蓝器械谈到,现在耗材国采和一些省际联盟集采有公布中选价格,但是也有很多省级的带量采购是不公布中选价格的。在填报最低价时,不排除有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医疗器械从业者罗辰认为,不如实填报最低价的风险太大了,理智的企业都不应该这样做。“现在全国耗材价格其实是比较透明的,同行之间想要获取彼此过往的集采报价,基本不太难。一家企业填报了虚假信息,大概率会有同行去投诉。一旦登上了失信名单,企业受到的影响会非常大。”

按照山东省此前发布的带量采购文件,出现上述问题后,一经核实,将取消企业同品种所有产品中选资格,并按规定落实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截图自山东省第三批耗材带量采购文件)



前文所述的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颇具威慑力,情节严重的企业可能会被诸多集采除名。此前就曾有集采中选药企因未能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以及多次出现配送率低等供应问题,被评定为“严重”失信,并被国家医保局公开通报。

「最低价联动」模式铺开,械企报价如何考量?

山东省的第三批耗材集采,参照市场价格情况,采取带量联动的方式进行。

近年来,带量联动采购模式持续扩围。规模较大的案例有骨科创伤类耗材集采,在河南12省联盟骨科创伤集采之后,京津冀3+N联盟通过带量联动采购,以河南联盟集采中选价格为限价,最终拿到83.48%的平均降幅。

在已有大型省际联盟集采探路的耗材领域,其他省份可以通过带量联动采购的方式,快速实现耗材降价。以超声刀头为例,广东16省联盟率先砍价,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达到70.11%,其后河北省超声刀集采即采取了带量联动模式。单独开展集采的省份,大多也要求企业填写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省采、省际联盟集采中的最低价。

罗辰认为,理论上说,企业在集采中报出的低价,都是在其可承受范围内的。对于在其他省份去做联动,从厂家的角度看,整体上应该没有太多的反对。其他省份量比较大的话,企业也愿意跟进。

“如果价格太低而联动省份量又很小,或者产能真的跟不上了,也不排除有企业不愿意跟进。”

在「最低价联动」模式下,企业报价需要更加审慎。

王强指出,以前出现过一种情况,有的企业参加集采,报价后发现这个价格太低了,然后说自己没货供不了。按照相关制度,这种情况就会被纳入黑名单,而且要取消中选资格。

对于集采报价,罗辰谈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考虑得足够充分。有的企业在某个地区首次报出一个最新的低价,有时不一定会考虑到这个价格后续如果全面铺开,成本等各方面是否合适。“企业在做第一次带量采购的时候,就应该要通盘考虑、充分地评估,这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不仅是在集采领域,针对挂网耗材的「最低价联动」也在蔓延,河北、云南、山东等全国诸多省份均有相关规定。

去年9月,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文称,已与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药品与医药耗材集中采购信息省际共享合作协议。陕西省、山东两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将实现挂网价格数据双向共享,全面进行挂网价格比对。

此次挂网价格信息共享,是以国家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为基础,全国首次进行的跨省药械产品全国最低挂网价比对合作。据悉,陕西、山东两省交易中心将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拓宽合作省份。

伴随各省数据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全国耗材价格体系将更加透明。在更为成熟的机制内,器械行业也将走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