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研发IT正迎来利好,但问题是什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8 03:23

企业数字化的成果越来越不像想象中那么显而易见。

钛媒体APP观察到,在经历十年数字化洗礼后,IT技术越来越走向后台,拉动IT持续渗透的源动力变成了企业自身的深度业务创新,而非个别的技术突破。这也导致曾经的企业数字化、信息化一把手CIO有了新的角色变化——从以往为企业业务提供面向全局的IT系统架构支撑与落地,向CDO(首席数字官)等更具创新性、更加融合业务的职能角色拓展。

例如,受疫情影响,原本需要线下才能沟通的IT需求,不得不开始转移到线上,IT需求的响应时间变慢,如何适配业务敏捷迭代的节奏的适配成为对开发人员对挑战。加之,过去一年低代码技术应用的流行,让业务部门拥有了编制应用、调用数据的能力,这意味着业务专家和非IT人员都可以创建应用,这一方面分散了IT部门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因为技术的渗透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的互相交织重叠,给未来IT部门和CIO的处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CIO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也都在以数字化转型为背景下,对客户需求和业务需要的把握中出现。

“新一代CIO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数字化就是业务,业务就是数字化。只有把自己扔到业务挑战面前,不要把自己当成单纯的IT角色,与业务共同解决问题、推进创新。”敏桥科技创始人王胜军对钛媒体APP表示。

王胜军曾在蔚来汽车创立早期起就负责支撑企业数字化研发产品与运营,如今他选择了创业,在他看来,创业是他过去30多年IT和企业数字化实践过程中,唯一还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勇敢者的修行,也符合当下时代和行情的需要。

据工信部最近给出的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在正逐步进入深水区。

据钛媒体观察,当下国内制造业领域,很多ToB创业群体中,尤其是SaaS服务群体,不愿意生产端如研发设计环节耗费精力。一方面在于业内已经有非常成熟乃至垄断地位的软件企业存在,如达索系统、西门子,另一方面也在于生产端本身的特征,这种类似于从0到1的基建过程,因企业业务和作业方式的不同,极其难以标准化。相对而言,在非生产端,也就是通常理解的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如供应链管理、CRM,从工业制造技术公司,到互联网云厂商,不乏有大量的玩家,以及较为成熟的探索路径。

“中国是毫无疑问的制造大国,在全球具备成熟全面的产业链条,但这与真正的制造强国,或者说中国创造还很远。”王胜军说。

从过去的盗版、模仿,发展到自主正向研发,国产研发设计类软件(包括PLM、CAD、CAE等)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王胜军希望将互联网、云计算等关键能力引入到这个领域,通过集成各类主流软件研发平台,以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念,构建全栈式数字研发平台,提供一流的工程师用户体验和高性价比的服务,去撬动可能的市场。

例如,汽车制造本身就是一个在为长期搞研发投入做准备的行业,蔚来汽车的数字化研发以VISION驱动,从一开始就对产品研发和用户发展进行重点重塑和改造。

发展之初,蔚来汽车就将数字化投入重点放在了用户发展和产品研发两个层面,而在制造、供应链、质量管理等业务板块仍选择大量外部合作的方式。在王胜军看来,蔚来汽车对数字化的投入是贴合其创始人李斌的商业计划、创新模式展开的,完全通过自主研发,用全球的人才和资源实现产品创新,所以在资源倾斜上要有重点投入。但并不是要做一个很大很漂亮的工厂,或者在制造环节要做很多创新,相反,蔚来汽车的工厂都是通过合作伙伴代工完成的。

蔚来汽车希望塑造的是直接面向海量C端用户的运营模式。为此,在数字化用户发展方面,蔚来汽车起初就采取自研的策略,从创意、设计、研发、运维,都是由数字化团队与业务团队共同完成。

直接面对用户,也让蔚来汽车没有尝试搭建自己的经销商网络,而是选择直销模式。能够看到,过去几年,很多传统汽车企业也不断创新摸索,通过建立新的子品牌进行对直销模式试水。

而在产品研发方面,业内已经有成熟的国外产品,像达索系统、西门子生态里的工具CAD、CAE、PLM等工具,蔚来汽车早期也尽可能投入了大量成本,与外部合作,希望尽快提升研发能力,缩短研发周期。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不同的工具放到一起,要想支撑好蔚来汽车这种大规模、国际化的研发协作方式,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也让蔚来的数字化业务团队逐渐在技术和组织层面探索创新模式,形成了一个端到端的业务中台,以支撑来自不同业务领域的,需要敏捷应变,需要上下游集成的业务需求。

蔚来汽车全球有多个研发基地、几十条软硬件产品线,软硬件工程师几千人。以今日之视野来看过去,蔚来汽车全部直接采购外部各类现成的解决方案已经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加大对研发中台的重视成为必然。

市面上现成的研发设计类平台,无论是CAD还是PLM,在当下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已经更难满足企业对产品研发周期短、敏捷迭代的要求。同时,在传统行业尚未引入中台策略之前,通常的IT范式是,通过一个个单体系统来支撑企业原有的业务域,技术与数据无法实现统一。

也恰恰是在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了中台战略,虽然事实上跟当时蔚来所构建的研发中台不是同一个类型,但无疑对创新技术有着超强嗅觉的汽车行业,受到了这种互联网创新的启发。

在蔚来汽车的前三年,王胜军的团队主要在夯实整个Order-to-Delivery闭环系统。2018年开始交付第一台车起,用户从蔚来App上直接下单后,通过供应链驱动代工厂制造,提供个性化交付,以及提供金融保险等各种车生活周边产品和服务,基本实现了业务上下游的端到端贯通。

这段企业数字化实践的经历给王胜军对国产工业研发设计类产品,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有了新的看法。当然,这个赛道仍需要更多的创新路径、创新物种来实践、反复验证。

从工业制造领域的CIO到创业者,王胜军对国内制造业研发设计类平台存在的特点、空间和局限有着深刻理解。钛媒体APP与王胜军深度对话,理解这些亲历者的每一步尝试,汇聚成对当下有参考意义的思考。

制造业研发IT的经验与教训

钛媒体:从制造、模仿,发展到自主正向研发,能否谈谈我国研发设计类平台的发展脉络?例如像CAD,可以说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周期了,几乎跟计算机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

王胜军:简单讲,我挺赞成这样一个说法:我们在工业软件领域失去了30年。

我还在清华读计算机本科的时候,就上CAD的课,就能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图形工作站,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国家会在这个领域里走那么大的弯路,到后来几乎放弃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虽然说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但在国产的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却也成为我们最大的一个短板。

2018年之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发现这件事情终于绕不过去了,或者说也是当下从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能够看到过去十多年一直以来都在这件事情上坚守的专家和从业者,随着时代和产业形势的变化,可能会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期;首先国家在政策上开始大力扶持倾斜,同时,此前曾完全无视这个领域存在的互联网大厂、资本也开始多方面进行人才、技术和资源的倾斜。但这个赛道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主义、可能会比较缓慢上升的发展路径。

钛媒体:你刚才提到的这两年迎来利好发展,从政策因素来讲对国产化工业软件的呼声比较高了吗?

王胜军:是的,中国制造业对国产工业软件的内生需求越来越强,国家政策支持也越来越大。以我们在的上海为例,市里就有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到我们所在的嘉定区,区里对我们这些做工业软件的创业公司都有专班支持。

同时,在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会。之前,很多大型企业有非常多的IT预算,可以用于采购国外软件(以满足国际接轨的需要),但现在这件事情可能不太一样了,花了昂贵的价格,效果却也不一定见得很好。

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能根本也买不起,其整体IT的能力和投入,也驾驭不了如此昂贵且又复杂的产品。其实中小企业需要的是一套非常轻快的产品研发和协同工具箱,这个需求是摆在这里的,只是说供应端没有能跟上。

如果能够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去满足这类需求,对于高端制造企业,可能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则可以用得起正版软件,而不是干脆不用或者用盗版。

钛媒体:从供应端角度看,这个赛道中国本土创新者的机会是什么?

王胜军:有时候垄断者在理念上,或者说对技术趋势的把握方面也是领先者,例如基于3D协同研发理念。但同时,他们在实际落地上却又是非常迟缓的,因为老的模式更容易维护其垄断地位。

中国本土的创新者,有在主赛道上即CAD等工具研发方面已经耕耘了十多年的企业,也有能够通过点状的创新,帮助企业解决点状的问题,如AR等技术。我们的理念是,对整个业务场景的重构,深入到业务场景中为制造业的研发团队提供一种更高效的工具和工作方式,其中也借鉴了3D协同研发理念,但不只是点状地解决用户的痛点,而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开箱即用的创新一个产品所能需要的全栈工具箱。

钛媒体:你其实提到了一个当下来讲非常热的云原生理念,以及可能会涉及的容器化部署技术路线。但这类实践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还并不高,或者说仍处于上云的阶段。企业存在从传统IT到基于VM、容器等多套应用架构并行的系统,这使得企业研发IT将从哪些角度展开?

王胜军:从技术维度讲,云原生涉及到微服务架构、容器化部署、CI/CD应用交付方式等几个技术维度,具备高度弹性、灵活输出的服务特征。

首先要澄清,云原生的工具软件,不等于它部署在公有云上。它也有可能部署在私有云,或者一个小的产业云里。传统企业部署在工作站里的软件、算力、3D渲染等,都可以迁移上云,将整个绑定的资源全部解放出来。对于大型或中小企业而言,研发团队在协同研发层面,整个的系统运维的便捷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都还能承担起一套产品协同研发系统的花费。

钛媒体:传统制造对上云的需求有了怎样的变化?

王胜军:这两年大家的认知度是在高度提升中的。过去前两三年,首先,制造业大厂开始越来越主动地规划和执行上云计划,然后,这两年第二波新势力新能源零部件创新企业出现时,他们大量的精力是投入到自身的创新产品中,而不希望花钱去养一个很庞大的专业IT团队和基础设施。同时,中小企业开始在跟随大厂的示范效应,而且大家也开始真正理解在云上的数据才是更安全的。

钛媒体:很多企业都会存在数字化转型路上的挑战与困难,如何看待过去几年企业数字化推动中,存在的不足或痛点问题?

王胜军:其实在过去我们与企业CIO、CTO交流的过程中,在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痛点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不是IT,反而更多的是组织建设、管理的问题。这件事情反倒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经验或做法。这并非是秘密,而是行业里普遍存在的一类痛点。

当企业数字化从开始的创业期进入到深水区时,很多事情越做越细、越做越深的时候,就会出现组织灵活化协同的痛点。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研发团队去引导数字化业务都没有问题,但当面临具体的项目时,就会产生一些在管理上的消耗。

钛媒体:如今企业研发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业务发起的非IT部门主导的应用,这类应用也推动产生新的研发模式。像蔚来在这方面主要选择了自研投入,那么对于其他企业而言,选择自研,而不是大量依靠外部的解决方案,是否会成为一种普遍路径?

王胜军:总结来看,这与对创新的重视度不无关系。过去的制造业本质上就是生产制造,还谈不上创新。例如在汽车行业,过去的研发投入是较少的,作为主机厂,最赚钱的车基本都是合资车,核心研发也不在国内完成,销售和服务也基本都交给了经销商网络。因此企业信息化多年以来依靠的仍然是经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根本无需非常多的自主创新。

如今不同的是,企业进入到了需要直接面对用户,以多触点的创新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在产品研发层面,无论是支持产品正向研发,还是做那些比较创新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都需要有越来越多的软件人才和组织在企业内部进行支撑。这是这个阶段必然要破解的难题。

当然,确切地来讲,越偏向用户端,偏向敏态业务层面,企业需要非常频繁地迭代和创新,包括用户体验、设计UI等方面,最高端的方式就是干脆自己建一个产品团队。而越往深水区,越来越多的技术或系统还是能买就买来,企业去做一些横向贯通的事情,解决传统商用套件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也并不认为大量投入业务数字化系统自研是一件所有企业都要做的事情,这只是某个企业在当时的一种选择而已。可以将某些不那么个性化、不太需要打出差异化品牌体验的事情,尽量通过外部采购快速构建起来,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大包大揽。

创新者的挑战与机会

钛媒体:敏桥科技面向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因为制造业细分赛道非常多,产业链长,企业也有大有小,能否详细讲讲PCP为不同类型的目标客户提供的价值有哪些?

王胜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服务主机厂、大型零部件企业,服务这类早期灯塔型企业主要是为了锤炼和证明自身的产品与服务能力。另一类则是服务更多制造业腰部的企业,这类企业拥有一定的研发工程师团队,但有又没有很充足的IT预算,无法塑造很强的IT部门。

钛媒体:这类大型企业通常还是会采取招标的模式,怎么去制定自己的市场策略,去打动这类型企业?

王胜军:这是在数字化道路上最大的隐性障碍。老板想搞数字化,其实潜台词是希望企业能够快速创新、试错,找到路径。但是落到执行层面,无论是采购部门还是IT部门,动作上还是跟不上老板的想法,很多还是传统信息化时代的模式。配套企业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尽快赶上,在大规模试错、敏捷创新的前提上,找到领先竞争对手的一两个机会,这是企业数字化的基本做法。伴随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厂开始吸收互联网的人才,把这套数字化的思想和工作方式带到传统领域,管理上的配套会越来越好,同时中小企业的响应速度会超过大型企业。

钛媒体:这类企业对于云原生的感知度,或者对于它所能呈现的一种极致弹性的能力和研发的便捷性,是否有一种比较清晰的概念?

王胜军:他们不会提这样的词,但是他们提出的需求,其实招招命中要害,都是云原生想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研发迭代的敏捷性要求,这种是传统的大型商业套件无法满足的;二是对研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性问题;三是对性价比的要求,希望能够用到正版软件,其实都是很朴素的要求。

钛媒体:会不会战略性选择一些企业生态合作?

王胜军:目前我们已经在跟航天云网,首云这些合作伙伴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我们也希望能够跟一些大的互联网生态合作,但我们对底层资源环境的要求十分特殊,对机器、配置环境、软件等需要一个比较行业垂直的解决方案,不是只有标准化的虚机拿来用就行。

钛媒体:现在很多跨国企业会通过一系列收购,以不断强化软件(产品化)能力,你认为相比这类企业,自身的优势面是什么?

王胜军: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通过不断收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垂直产品套件,同时利用品牌效应吸纳了很多经销商、服务商的合作伙伴,从而能够占用比较高的IT预算。

这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他们会越来越偏离普通工程师用户们的需求。一名普通的制造业工程师需要的是一个非常快、好用的、甚至是傻瓜式的轻量软件和工具。我们中国工业软件团队的优势是更加关注本土工程师的用户体验。当然后发的创业团队天生没有包袱,可以给让用户直接享受云原生这些新技术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