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事业新成就】内蒙古:行进在大数据发展快车道上
中国新闻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7年04月18日 19:10
我要分享
原标题:
3月28日,在“2017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暨全国农高会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上,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展厅的大数据项目——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引人注目。农民手持客户机端,采集病虫害图像,通过网络传到研究院的控制中心,系统就会及时反馈,这是什么病虫害,该用什么药。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筑牢基础:90万台服务器撑起全国第一
在4月5日至6日召开的全区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暨2017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指出,推进基础设施“七网”同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业”同兴,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内蒙古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大数据作为“七网”、“七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内蒙古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撑:
2011年12月2日,自治区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建设北方最大的云计算基地——中国电信云计算信息园,内蒙古大数据发展开始扬帆启航;
2016年10月,内蒙古被国家正式列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时也是首个进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范围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
2016年11月7日,自治区在北京隆重召开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自治区政府分别与国家有关部委签署了6项协议,各盟市集中签约了93个大数据产业项目,涉及投资金额508亿元;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大数据被列为“七网”共建、“七业”同兴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4月5日至6日召开的全区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暨2017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宣布——今年我区计划建设亿元以上大数据重点项目124个,总投资1505.6亿元。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产业衍生、产业创新的发展新格局。
……
招招精准的“组合拳”,让内蒙古大数据驾“云”腾飞。据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大数据发展基础已经筑牢。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云计算基地均落户呼和浩特,华为、中兴、曙光公司云计算中心落户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全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达90万台,居全国首位。我区建成了中蒙俄国际光缆、呼和浩特至北京等地的高速光缆通道,设立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正在申请国家增设呼和浩特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此外,浪潮、苹果、亚马逊等公司正与我区相关盟市洽谈,计划入驻。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IBM、浪潮等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商入驻我区大数据中心,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航天科工集团将在呼和浩特市建设全国企业公示大数据中心、打假大数据中心、航天科工灾备中心。
应用广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4月1日,记者来到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园IDC机房,项目经理崔智勇告诉记者:“通过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等,数据在这里汇集、分开,再由互联网传播出去。”
目前,自治区政府及百度、阿里、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和上海证券、内蒙古银行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共61家入驻信息园。信息园已与自治区大型农牧企业合作,搭建起农牧业生物环境传感器网络,利用智能监测终端等技术和产品,实现网上远程实时监控、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实时传输、分析;以医疗影像云平台协助各级卫计主管部门搭建区域健康医疗云平台,推动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远程医疗服务、病例共享等服务;积极推动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云基地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集蒙古文化传承、蒙古语信息传播、蒙古语应用推广为一体的大型云基地,为蒙古语应用开发打造全方位商业化运营与推广渠道。
在实际运营中,内蒙古信息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包括各级政务云、企业云平台提供的民生数据、消费数据;中国电信自身的计费数据、用户数据、运营数据;百度、阿里巴巴在园区部署的全球大数据中心所能提供的商业数据,为后期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信息园还建成投产了4条中俄、中蒙国际光缆,完善了国际传输网,疏通与蒙古国、俄罗斯及欧洲方向的国际通信业务。该信息园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云计算基地,形成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撑。
放眼内蒙古,一个个云基地正撑起大数据发展的脊梁,也让大数据应用蔚然成风并带动自治区转型发展。
在蒙牛集团,全产业链的品质管控并入数字化系统,实现了整个产业链从原辅料采购、原奶收购、生产制造过程、成品入库、物流发货等所有业务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全过程质量追溯。蒙牛建设的数字化系统还延伸到消费者层面,用大数据连接消费者,洞察新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数字化的营销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这些只是沧海一粟。据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了稀土、煤炭、电力、乳业、草业、农牧业、药材大数据平台等大数据平台,积极培育呼和浩特乳业大数据、蒙草抗旱、包头稀土交易所、内蒙古资源网等大数据企业,有效发挥大数据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重点建设呼和浩特市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头市高新技术园区、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园区、赤峰市红山区云计算产业园、乌兰察布市中关村科技园等,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目前,我区正在设立大数据发展研究院、大数据产业联盟、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建立健全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大数据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发展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4月13日,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厉军告诉记者:“我们在包头建成的大数据园区,已经有很多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建设当中。未来,我们还将在内蒙古多个城市试验建设更多的大数据项目。我们愿意来内蒙古投资兴业,因为这里不仅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还有良好的服务环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自治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内蒙古自然条件和区位独特,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我区气候条件适宜,年平均气温为0至8摄氏度,适合服务器自然冷却,PUE(能源使用效率)值可以控制在1.4以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1.6。绝大多数地区地质结构稳定,历史上很少发生过破坏性较大的地震等地质灾害,能够保障大型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电力装机居全国首位,蒙西电网形成了全国第一家省级电网独立输配电价格体系,输配电价可直接进行电力市场交易,大规模用电可实施多边交易直供价格,大数据中心用电价格最低仅为0.26元/度,全国最低,电源保障有力。
我区对内靠近京津,毗邻黑、吉、辽、晋、冀、陕、甘、宁八省区,对外接壤俄蒙,拥有2条欧亚大陆桥,全区现有16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是目前我国面向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最大陆路口岸,既方便对内数据、信息传输,也有利于面向俄蒙、欧洲提供大数据国际服务,具备服务输出优势。
我区还是我国唯一既享受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又享受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优惠政策的地区,税费优惠,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扶持、科研项目申请、科技成果奖励等配套措施齐全,土地供应充足,人力资源成本低,政策环境优势明显。国家将内蒙古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后,我区及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规划体系。
发展目标:加快形成“一个网络”“一个中心”“一个平台”
毋庸置疑,大数据已经成为我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五化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七网”共建、“七兴”共兴的重大推手。那么,未来内蒙古大数据发展的着力点又在何处?
在4月5日至6日召开的全区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暨2017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我区要加快形成“一个网络”“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大数据新体系,坚持软环境和硬环境一体加强、一起优化,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开放、资源开发应用、科技研发支持、企业融资扶持、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力度,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新高地。
建设“一个网络”,就是要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坚持把信息通信网作为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完善国际、省际干线光缆,加快建设集宁至北京光缆传输系统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国家互联网呼和浩特直联点,继续实施“宽带内蒙古”“宽带乡村”、移动通信4G网络等项目,不断提高通信骨干网络传输交换能力、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移动网络覆盖能力。2017年,我区将新增固定宽带覆盖能力240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3.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68.7%,出区带宽能力超过2500Gbps。(Gbps是数据传输速度单位,1 Gbps是1024兆比特每秒)
建设“一个中心”,就是要加快建设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东中西合理布局,积极探索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模式,重点建设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曙光、浪潮等大型数据中心,全面开放我区数据中心服务空间,面向全国、国家部委和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承载、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服务。到2017年底,全区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00万台,到2020年达到300万台以上。
建设“一个平台”,就是要加快建设自治区统一的“云上北疆”云平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库、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库和各部门自建数据中心、业务专网、信息系统等向云平台汇集,实现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和公共数据开放。同时,在云平台上同步部署开展政务服务、宏观经济、农牧业、工业、能源、健康、教育、信用、水利、精准脱贫、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平安北疆、绿色北疆等重点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期形成14朵具有我区鲜明特色的亮丽之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