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龙 读者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代入诗词中,让千百年前的经典超越时空,活在当下……
周志强 这是普通人的诗歌节……可以说做到了以文化天下……
方笑一 当代人读古诗词,可以获得情感共鸣,丰富情感体验,远离粗鄙。
王士祥 因为诗歌,原本陌生的人坐到了一起,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进行无障碍交流。
张静 我们的中华诗教通过与高科技、新媒体的融合,能够走出“象牙塔”,更接“烟火气”。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李白 《古风》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 《赠荷花》
天津北方网讯:当讲究意蕴悠长的古诗词与强调短平快的短视频相遇,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
近期,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抖音上线的荷畔诗歌节系列节目邀请欧阳江河、周志强、方笑一、王士祥、张静等文化学者,带领网友共读诗词,感受穿越千年的中国式浪漫。12位参与嘉宾的对谈内容分为4期,在南开大学、抖音唐诗三百首、诗教中国等账号同步更新,目前已吸引超过379万人次观看,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8亿次。
荷畔诗歌节被学者视为当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活动。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周志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王士祥,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叶嘉莹先生的嫡传弟子张静,抖音相关负责人。
活在当下
让经典跨越时空
在人人可用人工智能生成诗句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古诗词,又应以怎样的心态去感受古诗词?
李锡龙表示,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些经典诗词数千年来介入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品格的塑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国素有诗教传统,叶嘉莹先生曾说过:“诗之为用乃是要使读诗者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感发不死的心灵。”李锡龙认为,诗歌传递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读者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代入诗词中,让千百年前的经典超越时空,活在当下,共鸣于当代人的生活。
“愚智由学习而至。读优秀的古诗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王士祥认为古诗词是了解古代社会以及时代人文精神的路径与手段,是和作者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的心性、气质、人格也会随之改变。他以自身为例分享道:“最早读杜甫的《又呈吴郎》就是觉得顺口,后来父亲给我讲了他小时候的经历,让我越发感到杜甫情怀的伟大,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阅读古诗词是我们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方笑一表示,“我在不断阅读和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换为普通读者的角度,方笑一说:“对学生来说,读不懂古诗词,你的语文素养是跛脚的。即使现在大多数人已不会按格律填词作诗,但仍可通过诵读古诗词来知晓古代汉语之美,并应用于日常白话文的写作中。当代人读古诗词,可以获得情感共鸣,丰富情感体验,远离粗鄙;感受其中诗意,可以滋养生命,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方笑一很感谢古诗词给予自己一种长远的眼光和从容的心态:“韩愈因上书直陈时政之弊而被贬,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的开阔胸襟让人钦佩;苏轼在被贬谪的地方写了很多关于饮食的诗词,像我们熟知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他虽身在困境但仍热爱生活,那种将失意化为诗意的超脱、豁达、乐观,很感染人……古诗词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精神力量,使我们在人生的逆流中继续撑下去,不被冲垮。”
古今同情
“正确打开”古诗词
任何提升人文素养的学习都没有什么捷径,几位学者给古诗词初学者的建议都是从下“笨功夫”的大量阅读开始:先将喜欢的古诗词背熟,进而体悟其中情感和意境,再逐步了解其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
周志强建议:“可以先从名家的古诗词导读、鉴赏开始读起,比如叶嘉莹先生、唐圭璋先生等名家的经典选本,多读一些生活气息浓厚、容易情感共鸣的古诗词。想真正读懂,还要多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相关历史文化背景。”
方笑一建议初学者从名家诗词选本读起:“这种选本选的都是名家名作,在这个基础上再选你感兴趣的诗人、词人,去读他的个人选集,之后再逐步扩展到唐宋诗词的总集。从选本到选集再到总集的学习路径,一是可以逐渐扩展阅读面,二是可以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诗人、词人。”
“此外,古诗文本身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帮我们打开一个新窗口,进一步深入洞察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方笑一建议,在阅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尝试着写一些旧体诗词,“以此体会古人创作诗词的甘苦,便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人,读懂诗词里的故事、生活和文化,从而跨越时空,古今同情,鉴古通今。”
让更多人通过古诗词,感受其中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悲天悯人的博爱精神、万古长新的艺术魅力,以及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形成的自强厚德的精神,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是文化学者一直坚持并努力的方向。
传递“荷香”
助中华诗教“破圈”
荷畔诗歌节并不是南开大学文学院第一次牵手抖音。李锡龙透露,因为去年学院联手抖音等推出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超过265万网友关注了“抖音唐诗三百首”,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人次,累计获得2800万点赞,于是有了荷畔诗歌节的再次合作。
李锡龙说:“今年叶嘉莹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叶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古典诗词。此次与抖音联合推出荷畔诗歌节,既是对叶先生诗教精神的致敬,也是希望通过线上诗歌节的形式把古诗词的‘荷香’传递给更多人。”
诗歌节为何以“荷畔”为名?张静坦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荷花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经典意象,被无数文人墨客誉为“花中君子”。南开大学马蹄湖中的荷花是许多学子心目中最美的“校花”。叶嘉莹先生也与荷花有着不解之缘:出生于农历荷月(六月)初一,乳名“小荷”;因为“荷花”,叶先生选择在南开大学执教与定居,“为有荷花唤我来”中的“荷花”既是指南开大学马蹄湖中的荷花,更是指由这片荷塘涵育出来的精神和风骨。
荷畔诗歌节将高校学者、网络作家与抖音知识创作者等不同领域的人会聚在一起,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魅力,感受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
王士祥深有感触:“因为诗歌,原本陌生的人坐到了一起,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进行无障碍交流,而且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既说明了诗歌本身的魅力,也说明了参与者对诗词价值的高度认同。能在很短时间内唤起人们对优秀诗词的学习、喜爱,其实这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周志强告诉记者,这次尝试会让更多专家、学者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更紧密地融合:“以前没有过这样参与广泛的新媒体诗歌节,这是普通人的诗歌节,不是业内精英的诗歌节,它的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影响力巨大,也非常符合叶嘉莹先生的诗教理念,可以说做到了以文化天下,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很有意义。”
周志强认为,荷畔诗歌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南开大学文学院和抖音联手打造了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效应和感染力的品牌项目,既符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又符合短视频文化的自我更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诉求。让爆款短视频为主流文化传播赋能的同时,因为有了正确价值导向引领,短视频的爆款之路也能走得更远。”
几位学者均表示,古诗词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只是古代文人小圈里流传的高冷小众艺术,相反,中国的古诗词本就来自民间、源于生活,正是因为接地气、能言志、可抒情,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融入当时社会的流行元素,才会保持旺盛长久的生命力。
李锡龙说:“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类似马斯克以《七步诗》、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借《兰亭集序》来传情达意的情形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刻,一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深入人心的时刻。”
作为一线教师,张静期待:“我们的中华诗教通过与高科技、新媒体的融合,能够走出‘象牙塔’,更接‘烟火气’。中国的古典诗词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芯片’,我们这一代学人有责任积极探索中华古诗词在当下有效的传播途径。”
古诗词结合短视频
文化传承创新探索更多可能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8月底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短视频几近全民应用。短视频具有立体化、强互动、传播快、受众广等优势,但也存在碎片化、快餐化等局限,很多有识之士难免忧虑,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知识碎片化,日益使人们陷入“信息茧房”以及缺乏深层阅读、深度思考的窘境。
在“万物皆可播”的当下,南开大学文学院一直在积极践行当代文化传承的新模式,试图探索出一条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对古诗词进行体系化、规模化传播的新路径,既让古诗词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又让短视频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
李锡龙告诉记者:“我们已连续五年承办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并通过‘诗教润乡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诗词文化在乡村浸润传播。我们创建了‘诗教中国’抖音号等自媒体,组建了‘中华诗教’虚拟教研室,效果很好。”
张伯苓先生曾发出“爱国三问”,张静认为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我们也可以进行新的“三问”反思:“抖音,‘抖’什么音?它可以‘抖’人文之音。短视频直播带什么货?除了物质产品,也可以带精神产品。我们关注抖音,只是关注流量?其实比起流量,我们更应该关注文化的流向。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之一,我们应以‘诗教润乡土’的方式,更多元地思考如何让人文之音在新兴平台上传播,使更多年轻人借此领略诗词之美。”
古诗词和短视频搭吗?张静借用1931年陈宝琛先生送给哈佛燕京学社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作答,“旧的经典和当下新的科技、新的平台,不仅可以和谐共生,还可以彼此增益。”
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唐诗塑造了中国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也在通过新的传播介质回到国人中间。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抖音先后与出版界、学界、艺术界等各方合作,推出了由叶嘉莹先生等23位名家领衔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新书《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长风破浪会有时”新年唐诗音乐会、“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大家聊唐诗》系列节目、荷畔诗歌节、中秋登楼夜晚会等,以首播形式上线了叶嘉莹先生早年公开课的高清视频……其中,#我在抖音读唐诗#话题播放量已超11亿次,为传统文化拓展新体验和新场景。
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
让千年诗意滋养更多人
知名学者领衔以短视频助力“诗词热”,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又该如何将新传播媒介变成助力古诗词深入人心的轻盈翅膀?
“在学校讲一辈子课,能教的学生毕竟有限,完全无法和线上课程、讲座、直播的传播范围相提并论。”新媒体的传播威力让学者们连连赞叹,方笑一、王士祥、张静等都表示,会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录制视频、节目或直播时,面前没有观众,无法根据观众的现场反应随时调整、即时生发,可能会少了课堂上灵光一闪的发挥,所以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准备讲解内容。”
方笑一表示,学者为公众普及古诗词,知识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遇到有争议的地方,最好把不同意见都说一说;此外,选择篇目既要兼顾公众口味,又要突出精神力量的发掘引领。”
王士祥强调,学者给公众讲诗词要注意学术性和趣味性的平衡:“学术性是为了诗词研究的高度,那么趣味性则是为了传播的广度。过度强调学术性,可能会让有些观众一头雾水,觉得离自己太远了;但也不能为了流量一味强调趣味性,让诗词的内涵受损。”
知名学者是怎样发挥特色留住这些潜在的受众,让千年诗意滋养更多人?方笑一以自己讲解刘禹锡的网红视频为例介绍:“我的特点是注重讲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刘禹锡被贬谪23年,晚年才闻达,我就结合他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来讲他如何写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等名句,人有时候就是靠那么一点儿精气神活着的。这样讲既能开阔视野,也容易引起共鸣,所以非常受欢迎。”
王士祥建议传播者遵循三个原则:“首先,传播者要真的喜欢,不能以商业利益为首要标准;其次,要传播自己擅长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不可能无所不通,所以尽可能不说自己不懂的内容,否则极容易翻车;再次,要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以正能量净化网络空间,培养适合内容的受众群体。”
近百万网友分享唐诗
年轻人成传播主力军
根据9月19日抖音发布的《2023抖音唐诗数据报告》,过去一年,近百万名网友在抖音发布短视频分享唐诗之美,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8亿次,同比增长74%;抖音上还涌现了一批年轻的专业诗词作者,年轻人成为唐诗传播主力军。
张静说:“期待更多人加入,共同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像前人所期许的那样,‘嫣然才一笑,蓦地万花开’。”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名师入驻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讲解古诗词,提升了短视频内容的含金量,保证了高质量持续输出,将经典古诗词携带的文化基因融入更多人的血脉,而短视频也成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的利器。(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