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调查显示:近3成受访小学生周末上网1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8-31 18:33

为深入了解当前青少年使用网络、接触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情况以及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影响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近期走访中山市教体、网信办、公安等部门,选取小学5—6年级、初中、高中有上网经历的202名学生及276名家长,开展了青少年网络环境和网络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青少触网普遍,网络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正向示范督导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强化。

高中生上网时长较长

调研显示,95.3%的学生有上网经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较多的低龄青少年加入到“网民”行列。

可多选的情况下,学生上网的主要方式:通过自己手机的占77.2%、通过父母手机的占32.2%、通过平板电脑的占25.2%、通过台式电脑的占19.3%、通过笔记本电脑的占15.3%,还有部分通过智能手表等上网。

在上网时长方面,周一至周五,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的小学生占9.0%,时长超过1小时的中学生占5.9%;时长超过1小时的高中生占37.3%,10.9%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周末,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30分钟以内、30分钟—1小时、1—2小时的占比较多,分别为24.7%、27.3%和29.9%;初中生每天上网时长在30分钟—1小时、1—2小时、2—3小时的占比较多,分别为17.6%、26.5%和26.5%;高中生每天上网时长在1—2小时、2—3小时、3—5小时的占比较多,分别为20.9%、24.2%和27.5%,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占17.6%。

调研显示,在多选的情况下,受访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学习(上网课、查找学习资料等)、搜索信息等学习求知类的占比较高,分别为80.7%和51.5%,聊天交友、听歌听电台、玩游戏、看短视频等娱乐解压类的占比分别为56.9%、52.0%、43.6%和30.7%。

调研显示,51.0%的学生表示不太依赖网络,8.4%表示完全不依赖;表示非常依赖和比较依赖的分别占5.9%和34.7%,其中,“比较依赖”的人群大多为高中生,占比达70.0%。高中生通过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收集信息、放松减压的需求较大,对网络相关功能的使用有所依赖,如何以适当转移的方式来减少其网络依赖,值得思考。

对于短视频、直播,表示上课时从不或偶尔会想起短视频、直播内容的学生占53.8%和39.1%。对于网络游戏,表示从不或偶尔因为玩网游放弃体育锻炼的学生占78.8%和18.6%,从不或偶尔因为玩网游减少与朋友外出的占82.1%和14.1%,从不或偶尔因为玩网游导致睡眠不足的占73.1%和19.9%。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认知影响较大

在网络文化认知方面,对于是否会模仿网上的行为或说话方式,49.0%的学生表示偶尔使用,41.1%表示见过但不模仿,7.9%表示没见过,2.0%表示经常模仿。对于“饭圈文化”“祖安文化”等网络文化,33.2%的学生认为这些属于正常小众文化,未参与过相关活动;14.9%表示认为这些不良文化,应加大力度治理;45.5%表示不了解;仅6.4%表示属于正常小众文化,且参与过相关活动。

调研显示,30.7%、33.3%的青少年因无聊空虚打发时间而看短视频、直播和玩网络游戏;23.6%爱看明星类短视频、直播,如明星采访、影视剧剪辑、粉丝应援等;28.2%、26.3%由于“赢了有成就感”“同学朋友都在玩”而迷上网络游戏;23.7%曾为玩网络游戏充值;在玩网络游戏中,21.1%会因玩得不好心情沮丧,13.6%会把对方拉入黑名单,9.6%会通过录入汉字、字母或符号骂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当前青少年普遍的“数字年龄”较长,他们好奇心强但心智尚未成熟,对网络信息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部分青少年由于生活单调、内心孤独、跟风趋同等原因,容易迷失在虚拟网络世界中难以自拔。树立青少年正面的网络认知、全面提升其网络素养仍需时日。

同时,家长正向示范督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研究显示,与父母、兄弟姐妹居住在一起的学生居多,23.7%的学生表示父母会经常看短视频、直播,69.8%表示父母偶尔会看;26.9%的学生表示父母会经常玩或偶尔玩网络游戏。父母作为孩子长期接触交流的身边人,意识观念、行为举止对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父母只有以身作则,并掌握良好的指导沟通技巧,才能有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携手提升青少年对网络认知

调研显示,保证青少年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使用网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加强政府监管、强化行业责任的同时,调研建议要家校携手合作

一方面,强化家庭是第一课堂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家长的教育素养,使家长的网络素养跟上青少年网络教育需要,在家庭为青少筑牢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带头不做“低头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网络使用规则,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建立健康合理的家庭网络使用环境。此外,家长多陪伴孩子,给予足够的关心。加强与孩子沟通,特别是高年级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心理变化,引导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会孩子采取正确的途径释放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另一方面,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要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引导青少年平衡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进一步增加主动预防风险和主动自我保护的教育;多开展实践活动,充实课余生活;引导他们提高自控能力,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体育锻炼和各种实践活动,劳逸结合,合理宣泄,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增强自身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