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 宋子乔)财报期落下帷幕,AIGC热潮下,担纲硬件主角之一的AI芯片相关厂商年报表现如何?其间又透露了哪些信号?
《科创板日报》选取了A股中较有代表性的6家公司:海光信息、寒武纪、芯原股份、龙芯中科、景嘉微、瑞芯微。
可以看到,去年全年除了寒武纪之外,其余5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净利润变动幅度从-79%至456%不等。全部公司毛利率均在30%之上,其中景嘉微最高,超过65%。
单看去年Q4,景嘉微、海光信息、芯原股份均实现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景嘉微、芯原股份净利润环比增幅均为正值,寒武纪环比减亏,瑞芯微环比扭亏为盈,而海光信息环比下降,龙芯中科Q4亏损较上一个季度扩大。
▌其中,芯原股份以455.31%的净利润增速位居第一,该公司去年实现扭亏为盈。从年报来看,芯原股份多项业务/产品与AI有关:
例如,核心处理器IP相关营收中,图形处理器IP、神经网络处理器IP和视频处理器IP收入占比较高,在去年半导体IP授权业务收入中占比合计约65%。其中神经网络处理器IP已被60家客户用于其110余款人工智能芯片中。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21.50亿元,其中一年内(2023年)转化的在手订单金额16.95亿元,占比78.82%;截至Q1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8.10亿元。
不过,根据芯原股份一季报,其Q1营收5.39亿元,同比下滑3.77%,环比下滑32.13%;净亏损7159万元,同环比大幅转盈为亏。
▌另外,海光信息盈利规模最高,为8.04亿元,其营收规模及营收增速也是最高。公司将营收大幅增长归因于:产品优势大幅提升、与上下游及客户实现协同技术攻关、国产服务器需求大幅增加。
落实到具体产品上,CPU方面,海光信息去年推出海光三号,与在售的海光二号,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重要行业或领域;DCU方面,深算一号2022年实现了在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拉长时间线来看,今年2月初至今,寒武纪以299.36%的涨幅位居A股区间涨幅榜第四。
其第五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第五代智能处理器指令集已完成研发,并形成了第五代智能处理器基础技术群。同时,其云端产品线思元290、思元370 系列产品在多家头部企业完成产品导入。
且寒武纪研发设计的通用型智能芯片是针对AI领域专门设计的芯片,为AI应用提供所需的基础算力,可支持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和传统机器学习等智能处理任务。寒武纪表示,智能芯片可以替代CPU、GPU等芯片;而与专用型智能芯片(ASIC)相比,通用型智能芯片对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较好的普适性,可覆盖的应用场景更广泛。
▌算力或成率先在订单侧得到需求验证的环节
总体而言,在这场AIGC热潮中,海内外多款AI模型持续发布,垂类场景应用仓储不穷。
而算力则是AI底层核心,兴业证券也指出,AI算力受益确定,大模型厂商的发展及场景的丰富均会直接拉动AI算力需求,预计算力将成为率先在订单侧得到需求验证的环节,建议重点布局包括芯片、服务器等在内的算力龙头公司。
如今多家大厂不断投入发力AI芯片,算力芯片快速发展期到来。大模型驱动下,云端AI算力芯片增量市场规模可观。
以英伟达A100GPU等效算力为基准,分析师测算(2023-2025年合计实现的增量):训练型AI加速芯片需求增量为60万张,对应市场规模为72亿美元;推理型AI加速芯片需求增量为140万张,对应市场规模为168亿美元。长期来看,考虑到AI计算的复杂化和AI各类应用活跃用户数的快速提升,训练、推理型AI算力芯片的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增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