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从最佳实践看工业企业如何更好实现节能降碳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21:55

北京,2023年2月14日——近日,IDC发布《IDC PeerScape:中国工业互联网节能降碳优秀实践洞察》报告,总结了工业企业节能降碳常见4大挑战,即人工控制耗能高、EMS跟不上新需求、设备改造投资大、双碳平台价值有待发挥;并遴选出12个最佳实践案例——来自首钢迁钢、TCL空调、吉利汽车湘潭工厂、百矿集团德保工厂、美欣达印染、东贝电器、金宝电子、中集集团等,为更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提供参考。

工业企业节能减碳的4个常见问题及应对借鉴

报告总结了工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常见的4个问题,并结合遴选出的12个优秀案例的先进做法,给更多企业提供借鉴参考。

Share the image

生产装置人工操作偏离最优工况造成能源浪费:很多高能耗行业生产装置能耗较大,多采用人工操作,管控粗放,工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装置性能经常未得到最大发挥,造成原料和能源浪费。首钢迁钢等领先实践利用AI和数据智能技术,构建装置智能控制模型,智能给出最优目标下的实时控制参数,自动控制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目标,在核心生产环节实现节能降耗。

传统EMS难以满足更精细能碳管理需求:很多企业早年前建设了EMS能源管理系统,但系统数据计量的覆盖率、时效性、颗粒度等都难以满足更精细能源管理、持续变化以及碳核算的要求。TCL空调、吉利汽车湘潭工厂、百矿集团德保工厂、美欣达印染等企业领先实践应用新一代EMS能碳管理平台,能够提供更精细的物联监控,同时在平台上提供对象建模和业务流程配置工具,可以由企业自身灵活配置业务流程以满足能源精细管理需求,实现管理节能,并基于平台开展AI分析和控制,实现技术节能。

设备改造节能一次性投资高回报周期长:很多企业都希望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但开展设备技改一次性投入较高,企业投入决心不足,很多企业都希望更有节奏的开展节能,并快速取得成效。在钢铁、化工、玻璃、造纸、制药等很多行业,为生产提供水气电热等的空压机、空调、水泵、热泵等公辅设备在能耗中占据较大比重。环球制药、东贝电器、金宝电子等企业领先通过AI智能控制或BOT/EMC等无需企业投资的模式进行实践,从这类设备切入,低成本开展节能降碳工作,快速见效。

双碳管理平台数据展示之外价值不清晰:很多企业为提前应对碳监管和碳关税,建设了双碳管理平台,基于平台进行组织碳核算,并用于数据展示,但碳数据展示对自身节能降碳创造的直接价值有限。中集集团等企业领先从产品碳角度,联合具备国际碳认证资源的专业机构,共同推动产品碳的核算和认证,反向促进能碳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节约企业以后出口产品取得碳足迹认证的时间。

工业企业节能降碳参考路径

对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节能降碳可以能碳管理平台为基础,沿数据集成可视——管理体系建设——技术及管理节能/碳核算的路径,逐步开展节能降碳工作。首先通过数采和自动抄表等功能,实现能耗相关数据的全面采集到物联平台,之后构建多部门协同的能源管理体系,并在平台固化形成业务管理应用。之后,基于平台统计的能耗情况,通过对应智能应用开发,逐步开展管理节能和新技术节能,优先根据设备的能耗重点,选择优先在公辅设备或生产装置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Share the image

欲了解本研究报告更多内容,欢迎与IDC中国研究经理崔粲 (邮箱:ycui@idc.com)联系。

- 全文完 -

欲了解IDC报告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欲购买报告,请致电+86-10-5889 1666与IDC中国销售部联系,或发 email 至 frankwang@idc.com

关于 IDC

国际数据公司(IDC )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IDC在全球拥有超过 1300名分析师,为110多个国家的技术和行业发展机遇提供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地化的专业视角及服务。IDC的分析和洞察助力IT专业人士、业务主管和投资机构制定基于事实的技术决策,以实现关键业务目标。成立于1964 年,IDC 是IDG旗下子公司。IDG是全球领先的媒体出版、研究咨询、及会展服务公司。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 。

- # # # -

相关咨询,请联系:

王勇,IDC中国 副总裁

电话:(+86-10) 5889 1588

电邮:frankwang@idc.com

谢静,IDC中国 市场部

电话:(+86-10) 5889 1558

邮箱: mxie@idc.com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IDC 研究成果,掌握ICT市场脉搏

Share the image

Copy the following code into your site



Coverage

Regions Covered

China


Topics Cover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